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次句“风和闻马嘶”五字为一篇关键,虽用笔闲淡,不扬不厉,而造境传神,常人难及。“闻马嘶”之宝马振鬣长嘶,成为古人游春这一良辰美景之一种不可或缺的意象。时节已近暮春,青梅结子,小虽如豆,已过花时,柳尽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长气暖,蝴蝶不知从何而至,翩翩于花间草际,好一幅闹春图画。“蝶蝶飞”以一动作点活了暮春之景。
过片“人家帘幕垂”极写静境。而“花露重,草烟低”,正与写静有关:花觉其露重欲滴,草见其烟伏不浮,正是极静之物境心境下。
“秋千”句是写静至精微处,再以动态一为衬染,然亦虚笔,而非实义。出秋千,写戏罢秋千,只觉慵困,解衣小憩,已是归来之后。既归画堂,忽有双燕,亦似春游方罢,相继归来。不说人归,只说燕归,以燕衬。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归来,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动态,悉归静境。结以燕归,又遥与开篇马嘶相呼应。于是春景芳情,浑然莫辩。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春光不像曾来,如何又说春将去。一尊别酒,两行情泪,凄然无语。
恰似明妃,红颜远嫁,玉关难驻。叹今年烽火,连天战鼓,都拦截,春归路。
偏是魂销此际。怕天涯、少人怜处。临岐低嘱,纵然去也,休忘尺素。
忍见愁红,将飞更怯,乍飏旋住。想溪桥来夜,飘零有恨,与何人诉。
春中渡河阳,倏忽到曲里。满村开杏花,参差亦堪喜。
关吏自北来,云承吕夫子。遣之迎野翁,谨愿颇谦礼。
述答俱有章,稽援或通理。感叹君子居,端能化凡鄙。
隔岁慕良觌,不谓迩若此。芳春解人意,夹路叠红紫。
宿酲方苦人,毕览兴弥起。
荏苒芳时成惜别。待捲虾须,春梦愁轻切。绡帐微风吹半褶。
绿杨枝上残星灭。
晓唱玲珑声未绝。郎去迢迢,才过清明节。窗畔丁香愁百结。
秭归过处啼难歇。
总角习义方,结发事明主。栉纵豸且貂,勤劳几寒暑。
青皇一顾中,遂与国人伍。区别垂鬒云,岐分戢鸦羽。
昔我秋谷公,爬搔净寰宇。象贤实无愧,冠服俨前矩。
愿言寿而康,三握勿为苦。他年麟阁上,雪鬓照簪组。
何用拭肝石,道贵随所处。老我任飞蓬,歌诗美绳武。
梦回齿颊风萧骚,幽姿不许霜松高。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
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
色浓柳最占春多,景物皆宜入画图。
苍翠云峰开俗眼,薄罗衫子透肌肤。
但能落落疏朝市,不必遥遥羡镜湖。得向晓窗闲挂玩,始知名画有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