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三沐复三熏,佩玉怀明珠。何至不自珍,欲效豕负涂。
传呼虽甚宠,正可誇群奴。君看魏徵孙,世世为农夫。
君山黯碧愁云湿,嘄阳群笑猩猩泣。灵风神雨横江来,楚累游魂亭亭立。
贝宫骨冷魂不死,芳根迸断湘兰蕊。梦泽白茅与天齐,荃蕙菉葹辨谁是。
盲莹泪乾竹斑老,土花漠漠埋荒草。血痕沦地黦劫灰,何处青磷凝玛瑙。
云和涩调不忍弹,江月有声瘦蛟寒。婵媛惨澹迟北渚,怨魄空闻为余叹。
冯夷傲睨不可诉,冤咸号咷灵胥怒。幽愤抗词动紫皇,鬼巢翻倾元精铸。
九章懊侬复恼公,南国哀响中古风。輶轩折轴素王萎,来者矜能注鱼虫。
我愿洞庭水,化为巴陵酒。长虹为舌,南箕为口,噏吸咙胡虬龙吼。
涸泽纷拿鼋鼍走,读《骚》不须更问天。玉棺累累葬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