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鉴赏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赏析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东坡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写闺怨回文以解脱。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桂静似逢青眼客,
松闲如见绿毛翁。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山中何所有,云气长悠悠。
院中何所有,书册满高楼。
登楼看云复看书,千古万古同卷舒。
子于其间乐有馀,我今为子言其粗。
阴阖兮阳开,乾盖兮坤舆。
白衣兮皎皎,苍狗兮须臾。
崩腾兮龙见,消散兮户居。
如臂之屈伸,如足之疾徐。
实理谅不昧,显微同一初。
呼吸为雅颂,吁喻为典谟。
支支离离兮万物散□,翕翕绎绎兮天地交孚。
三百八十四爻兮奇与耦,二百四十有二年兮褒与诛。
目目自有条,叶叶自有株。子以为一兮粲而万有,
子以为兮垣然而一途。吾是以见云之书而书之云,
子又鸟知书非云而云非书,以此寿子身,壮作老息神不枯。
以此贻子后,博观约守世不渝。
大哉此院云所储,苟无其实名不虚。
谁其任之非子歟,一翁二季相携扶。

多谢君诗重见珍,砚从黟水濯来新。持当夏昼南窗看,玉发光辉冷照人。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久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
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
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
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一身只付鸡栖上,万卷真藏椰子中。嘉定三年正月后,不知几度醉春风。

青禽衔云落蓬壶,风檐快读光眉须。
百朋珍贶罗庭隅,一一皆可当清娱。
建溪龙焙香云腴,香璎巧制来东吴。
鬅鬙兽炭奇形模,辟邪天禄狮熊貙。
王家舄种君家凫,晴沙暖抱明月珠。
雅意下照仙人癯,矮窗醉兀诗情孤。
蒲团松拂烧红炉,蜗庐积冻春潜驱。
侍儿金珞香玉肤,月铛着雪煎春酥。
窗前笑玩娇黄雏,能言直可贡上都。
其波及晋皆君余,独欠一幅横云铺。
王孙醉拥红氍毹,楮生长揖非吾徒。
藤床纸帐恰此须,能供梅花清梦无。

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古寺出层碧,当门转午阴。

霜林鞭影瘦,石凳烧痕侵。客饭匆匆去,幽栖未及寻。

罨画溪头事已空,桑条都逐运斤风。
东君绿遍当时岸,只欠低垂照水红。

苍苍林表山,下惟瓜步水。忆昔魏皇帝,百万尝驻此。

饮马江水浑,扬旌朔风起。经营竟无成,叹咤有遗耻。

去去常畏人,闵默垂五纪。大江限南北,天意固偶尔。

奈何奸雄才,割据争虎视。不有神武功,畴能混书轨。

吾闻清流战,王业实基始。楼船蔽空来,天堑才一苇。

此时东流波,不足投马箠。煌煌轩台威,凛凛向千祀。

回橹泊寒渚,雪月澹清晖。岭云低欲度,沙禽静不飞。

悠悠江海心,尔独此忘机。

林禽下流暮,村外见来烟。晚照侵山郭,秋阴傍渚田。

闻蛩先得句,看月不成眠。念子能高枕,区中绝世缘。

南濠有客寄书还,夫婿黄柑已趁钱。
几日不来湖上棹,休教重上赣州船。

翠幄阴浓,最宜婪尾春归后。细风轻逗,依约低长袖。

瞥见妍姿,窈窕明如绣。帘垂昼。曲栏杆右,一架烟痕瘦。

摊饭浇书且唱酬,看山终日爱登楼。忏除尘事常参偈,萧黯春情早倦游。

知己深时无浅语,依人难处倍多愁。江湖载酒浑间事,漫羡乌纱傲白鸥。

平车晨过杜湖岭,喜见屹立之双峰。千里松风奏韶濩,一泓秋色潜蛟龙。

仙禽古树集梵刹,细草幽花迎竹筇。斋馀晏坐山阁静,夜深隔屋闻疏钟。

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

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

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

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沙冷云平塞外天,霜风掣箭射幽燕。群狐蹀血濡腥尾,一鹘抟空弄老拳。

白玉楼成贺安在,黄金台废隗犹贤。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秦人已断鞭。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