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抓住几个要点,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非常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
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季冬二十日始暝,玄云四塞天气凝。小雨初从屋角来,渐觉萧萧骇群听。
开轩出立初照眼,把烛低看雪填径。纷翍相属声更希,委积争高色逾莹。
童子盛归锦袖中,主人为续清尊兴。千卮酬酢未颜酡,百巧雕镂随手应。
入馔犹疑虎作盐,迎春不数银为胜。夜深气象惨更急,卧久衾裯寒不瞑。
俱言黍稷兆维丰,满把琼瑶晓相赠。从来见少怪者多,亦似西人惊海波。
岁维丙午日亦丙,支寅时戌还相加。南州炎德济以水,此物或匪干天和。
将无治世气自北,却恐侵人鬓先初。俟河之清尚有时,如粤之雪难再得。
如粤之雪难再得,为君作歌兴殊极,彼苍此意谁能测。
开国当年气象新,补天笔落自通神。鸠摩合为真王出,俯视凌烟阁上人。
奇芬煦寒洌,龙蛇墨池蜿。颇思日夕从,所惜岁华晚。
顿深循陔心,月杪欲云返。气联别愈难,情亲景弥短。
相期各千秋,携手话梅巘。狞飙虽切肌,但觉春意满。
爱君若皓月,见影即搴幰。明年二月期,屈指未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