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
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既然“吴蜀风流自古同”,那么归吴(杭州)也就形同归蜀,与上文怀念杭州之意相承。
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
过片承上“归去”句,展开了与陈襄同游西湖的想象:“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两人坐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共赏大自然美景,这是富有诗意的赏心乐事。妙在词人不作平平叙写,而是将温馨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想象“迭印”在一起,这就平添了诗的意蕴。两句既表达了友情,又扣住杭州美景来写,与上文“吴山好”、“吴蜀风流”相照应。篇末两句进而想象共饮的情景,要友人在宴会上仔细看一下,怕是自己容颜变得衰老了。这两句扣合着自身行役在外、数月未归的经历,流露出岁月流逝、羁旅劳苦的感慨。出语坦率而略带诙谐,这是真挚的友情一种自然的表露。
诘曲攲呕路,皱秀透瘦石。飞岩绣铁花,螺子点云额。
平生米南宫,耽幽穷鬼迹。石根搜古云,踏遍秋空碧。
豁眼见新峦,长笑落巾帻。贪看不知晚,悬石布奠席。
回首神仙吏,青嶂达门阈。侍史朝焚香,秋云几回白。
棱棱怪石供,聊以施游容。
镫光炉焰红氤氲,庭芜枯尽蛩不闻。树颠月色送虬影,天上北风躯冻云。
仰天一笑月颜色,今宵始觉栖京国。沉吟身世感天涯,呼童进酒浇胸臆。
忆昔江楼酒中别,梅花满枝耀晴雪。共誇咳唾气成珠,谁分飘零衾似铁。
文章不信天真妒,求仙仍傍天衢住。四望空增平子愁,千金难买孙阳顾。
太行峻阪与天齐,骥犹难上况驽蹄。耻从人海随鸣雁,聊向黉宫听晓鸡。
典胄高堂执卷升,掉头三见璧池冰。顽金再入昆吾冶,散木重经大匠绳。
积分无多膺奏最,此生敢在诗书外。不劳空舍闭何蕃,已见文章留郭泰。
自从海上妖氛黑,吾侪抗议排杨墨。及今未见天清澄,还抱遗经三叹息。
儒生干禄术恒诡,简练揣摩学苏子。但求一击攫金貂,岂念三冬足文史。
尺管何能测圣涯,朽株自合随风靡。千年古柏蟠蛟龙,枝叶苍苍在瞽宗。
谁能图画传标格,明朝踏雪吾其从。
匈奴时未灭,连年被甲兵。明君思将帅,方听鼓鼙声。
吾生恣逸翮,抚剑起徂征。非徒慕辛季,聊欲逞良平。
出车既方轨,绝幕且横行。岂伊长缨系,行见黄河清。
虽令懦夫勇,念别犹有情。感子盈编赠,握玩以为荣。
跂子振旅凯,含毫备勒铭。
蛛盒牵丝频送喜。谁猜得,相思谜。看织就、回文方罫细。
程远也,烦君寄。情密也,为侬寄。
叩叩香囊襟上系。却忆到,分襟地。正楼外、斜阳催客骑。
侬去也,浑无计。君住也,浑无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