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诗以自嘲口吻开头,此前诗人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仅两月便下御史台狱,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老来”,诗人当时方四十五岁,这个年龄在古人已算不小了,苏轼作于密州的《江城子》词中便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句。“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无端的牢狱之灾更使他检点自己的人生态度,“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却含有几分牢骚。面对逆境,苏轼以平静、旷达的态度对待之。
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亦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精神是最应令人钦敬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使他在黄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时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却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著名词篇均写于这一时期,苏轼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有作为的典范,苏轼“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语)的高尚思想境界成为后人之表率。
后四句为作者自嘲,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 在就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诗穷而后工”,“只惭”句有几分无奈,但并不把它作为完全无所作为的理由,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文学上却可以大有作为。黄州成了苏轼一生词与文章创作的顶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这首诗一反古代诗人在遭受打击时鸣冤叫屈、叹老嗟卑的惯例,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后世诗作唯有鲁迅的一首“运交华盖”与其相似。
青藜香灺掩残书,越绝东南驾隼旟。紫陌花期经祓禊,清淮潮信待蟾蜍。
鸟声百啭春芳际,蚕候三眠夏叶初。吴地吟朋如见问,为言江令忆鳀鱼。
昔我游东吴,访君阊门郭,石井泉边晚开酌。兴来同上春雨亭,醉里不知江月落。
扁舟一为别,几见薜萝春。我绾曲台绶,君垂钓台纶。
震泽霜波愁外渺,虎丘云树梦中亲。四年不得一书札,只问江头来往人。
昨朝觌面凤池曲,鹤骨棱棱犹在目。料君应恐惊世人,角带乌巾强随俗。
世人久知吴下名,喧传卢扁今再生。药丸到处衽席起,大门小户争扳迎。
东楼一夜乡心发,忽著荷衣向人别。憎君归计何太忙,水上风烟触炎热。
玉芝瑶草满山家,住日应多来日赊。愿留丹诀与知己,晚岁相寻凌紫霞。
魂先絮怯青楼女,命为花轻白袷郎。春色不应疏病客,正缘生计纸千张。
少日教儿苦读书。只今骢马到亨衢。镜中双鬓秋难染,膝上诸孙玉不如。
花澹澹,竹疏疏。风流好个寿星图。平安日月从今数,百岁平头尽有馀。
冬晓风正寒,偏念客衣单。临妆罢铅黛,含泪剪绫纨。
寄语龙城下,讵知书信难。
春风并辔意如何,上国年来更复过。霄汉雨晴双阙迥,岩城雪净六街和。
吹竽自愧文章旧,投辖终叨礼遇多。画省香消频剪烛,来朝还喜促朝珂。
秋,秋。潇洒,清幽。人静处,水边头。波纹细细,风色飕飕。
鸥鹭情相狎,凫鹥乐自由。疏苇败荷池沼,白蘋红蓼汀洲。
几竿渔钓去已尽,一段晚云寒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