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运用象征、寄寓手法,写了少妇见物动心的“愁”情。“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与“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本意是写少妇的外表美,可苏轼还是要将象征萧瑟的“梧桐”,与象征美女的“新妆”,放在一起映衬着写,且树与人共鸣,为的是突出少妇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愁”思满怀。同样,“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又进深一层从“梧桐”照秋,写到“井花”愁秋。从“井花”愁秋又写到少妇“对羞”。花与人对话,还是为了突出少妇伤感秋色衰败,春心消融,“愁”思绵绵。
下片,直写闺阁少妇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首先从“影孤”进到“孤影”,从“夜永”进到“永夜”,反映了少妇夜思的漫长过程。一个“怜”字,传神地贯穿始终,有“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编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彦《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态。“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进一步衬托少妇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态。“楼”与“秋”互不兼容,楼已横秋,人何须眺望,一语双关,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菖蒲弄碧柳垂轩,过雨閒看蛱蝶翻。喜与老髯争一日,好同醉竹倒千樽。
身依紫省黄枢地,梦绕青菱白藕村。门下校书真女史,吴绡亲写佛前幡。
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多为微辞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
春风鬓影弹琴看,夜月歌声隔巷怜。今日掩门梅雪下,药炉声沸卧床前。
总繇他、閒愁不管,才来又还催去。悠悠一派东流水,载得落花无数。
人长住。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凭阑无语。终不似黄莺,苦爱东风,百啭迎人絮。
今古事,莫待怨谁相误。可但月来云妒。伤春未已伤秋赋,重倩吟螀寒诉。
琼花舞。又早见、玉山瑶井填黄土。无为自苦。待人散月斜,日长山静,侬自有归处。
书幌长清,帘衣渐裛,火罢炉灰生晕。小山畔、桂花迟放,曲栏外、海棠偏嫩。
爱青瓮、栽满菖蒲,恰称得幽人,碎愁零恨。怪满耳蛩声,凄凄切切,叫得雄心都尽。
病人悲秋浑未损。况剑寂琴虚,二毛偏近。答宾戏、支离自笑,送穷鬼、揶揄谁问。
十年事、偏上心头,便青鸟飞来,总虚佳信。只赋号愁霖,诗名苦雨,权寄眼前孤闷。
蟾窟清幽境最佳,主人颠倒作生涯。玉炉煅炼黄金液,金鼎烹煎白雪芽。
斡运周天旋斗柄,推迁符火运雷车。自从打透都关锁,恣意银河稳泛槎。
闻道沙随老,遂为安国居。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
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
别去常劳梦,新来更欠书。久知腰倦折,悬想病都除。
番国吾州近,冰溪一水馀。秋风期命驾,春雨政携锄。
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山深断人迹,云白封樵径。百丈响飞泉,风松静相应。
科头来几时,寂寂坐石磴。恐是焦旷仙,无言独心证。
夕光岚雾霏,日色林壑暝。岂为万虑空,兼以七弦定。
斋心灭众闻,幽耳满清听。所以弃瓢翁,挂瓢则听莹。
山嵇之旧,刘卢之恩。举世莫尚,惟公是敦。哀我蠢蠢,念我谆谆。
振此铩翮,扇之腾翻。斯德未报,祇誓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