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醒,春江午”,描叙渔父从醉到醒经历的时间。春江正午,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由烂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时间长达半天,表现了渔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天而动的。“梦断落花飞絮”,渔父一觉醒来,只见杨柳依依,“落花飞絮”,一派春光满江滨,令渔父赏心悦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为画龙点睛之笔。醉—醒,醒—醉,醉—醒,反复传递,刻画了醉翁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此处点化运用了白居易这段关于诗人饮—醉—吟“循环”式的人生真谛的妙笔,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渔父,是渔父一类的诗人。是渔父们每饮一次、醉一次、醒一次、吟一次,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境界就升华一次。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最终自然精辟地发出“一笑人间今古”的深沉感叹。至此,词人思想上出现了飞跃,由“莫问世间何事”(《好事近·烟外倚危楼》)进到“俯仰人间今古”(《西江月·重九》),再进到“一笑人间今古”。从“莫问”到“俯仰”再到“一笑”,清晰地反映了词人贬谪黄州后思想变化的历程。“一笑”便突出词人此时此地的高洁而自适的坦然心态和清醒的人生观。
第三首词写渔父随缘放旷、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将渔父置于大好春光中来看世界,强化了渔父的“醒”眼与“笑”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
三度拂蒿枝,秦时?轹钻。拶得火星飞,结得弓弦断。
用尽自己心,瞎却他人眼。千里玄枢错踏翻,神驹十影无羁绊。
业风吹上乳窦峰前,点一杯茶向伊道,且缓缓。
飒飒西风冷。挂林稍、微茫淡月,碧空澄净。己被鸡声催人起,落落溪桥幽径。
舞黄叶、随风不定。店舍无烟关山远,渐轮蹄、惊动栖乌醒。
襟袖裂,晓塞劲。
新霜路滑鞭敲镫。板桥头、萧萧寒溜,明星尚烱。指点前村依稀见,野火孤灯相映。
望不尽、鱼天耿耿。一片朝霞烘远树,涌红暾、宿草霜华净。
云断处,误山影。
咸阳原上失秦鹿,戍夫入关竞驰逐。君王自负十尺躯,傍人更讶重瞳目。
横行按剑一何威,叱咤四海随指挥。诸侯西向受金印,壮士东归尽锦衣。
阴陵道中夜失援,垓下孤军独迎战。百万王师来震天,八千子弟随飞电。
自言百战当一身,宁知一败损威神。美人帐下看无主,骏马江边弃与人。
楚歌声高暮云伫,孤灯对酒惨不语。盖世英雄力拔山,一夕悲哀泪如雨。
君不见三军缟素行负戈,乌江不渡愁风波。古来失道众所弃,父老虽怜将奈何。
渚有船,厩有马,黄金压装走天下。月有夕,花有晨,青樽压座骄阳春。
人生得志须年少,况尔声名擅才调。新辞创体杨白花,佳妾随身李清照。
明朝七月秋,柳枝满城风飕飕。招我一饮阊门楼,谓将远上黄河游。
黄河柳枝沙月白,阊门柳枝女儿碧。生愁君去吾梦孤,尚共今筵醉何惜?
一杯续一杯,笛声故缓斜阳催。斜阳移过隔江去,乱叶忽漫当筵吹。
乱叶离树君别我,孤鸿将飞燕犹坐。人生万事无不可,相对胡然泪同堕。
何以赠君千里行,解吾带上纯钩青。我于此钩愧无用,为君拂拭要平生。
眼无荆棘莫轻试,路有波涛莫轻弃,人非薛欧莫轻示。
君行我拟归蓬茅,栽花种药锄还操,看君展翅抟云霄。
根蟠厚地干参天,还合宫墙不记年。遥想杏坛传道日,唯应此木见三千。
谷口路应赊,前山已夕照。樵夫咏而归,风吹入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