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中,天空云气稀薄,稀疏的小雨下个不停,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缥缈(piāomiǎo):高远隐约的样子。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
君:指颜、梁。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宋史》有传。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古台:即戏马台。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县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
废沼:干涸的池塘。
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而模糊。善住《送中上人归故里》诗:“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词大半写景,写景却栩栩如生,或视、或听、或声、或色,描绘一幅真切动人的送别场景,上片先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下片拓展意境,进一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加深了依依惜别的情意。

  寓情于景。这是这首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全词大半篇幅写景,有点泼墨如云的劲头。

  上片先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远处,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之中,天空云气稀薄,零星小雨仍在下着,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

  而随着词人在郊野上行进的脚步,下片也拓展了境界:昨夜大雨滂沱,原来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前方还有扑入人的视野的大片入秋枯萎的野草。这种种景物只有“红妆照浅溪”略具美感,而因“缥缈”充其量带有几分朦胧美,其余基本色调则是灰暗、荒凉。所以尽管词中对有关情事仅略予点明——“送君”、“行人肠断”,见出送别之意,对抒情主人公触目伤怀,感极而悲的情绪,还是可以深切体认的。质言之,词人是借萧瑟、凄凉的秋景,来写伤别之情。

  诗中有画。这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来自对唐代诗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王维诗、画作品的深入体悟,也与词人持有诗画一律、诗词一体的艺术见解密不可分。在这首词创作中,词人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功能,运用白描手法,将远近、高下、隐显、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画幅,绘出了一长幅秋景图,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

  对面着笔。这可以从末句“行人肠断草凄迷”看出来的。词人说,面对一片凄凉而模糊的衰草,友人会极度伤心的。单就这一句而论,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而从表现别情的角度来说,则是从对面着笔。当然,写友人离别的悲伤,乃是为了深一层地表现词人自己的悲伤,因而有花面相映之妙。

创作背景

  据《东坡先生纪年录》,朱孝臧定此词为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作。石声准著《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引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元年戊午十二月,送颜梁,作《浣溪沙》。”此词没有标注“送颜梁”的标题,但从内容看是一首送别词,因此大约是“送颜梁”。且薛瑞生先生以诗集同年九月所作《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等诗为证,并确定行者为颜复、梁先。不过就“秋水满”“晚莺啼”的描述看,时节应为秋天,而并非十二月。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
悲风不动罢瑶轸,忘却洛阳归客心。
姚黄容易雒阳观,吾土姚花洗眼看。
一抹胭脂匀作艳,千窠蜀锦合成团。
春风应笑香心乱,晓日那伤片影单。
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
金陵王气已销沈,几度凭阑愁满襟。
往事僅存南北史,伤情空费短长吟。
龙蟠故国山河壮,凤去荒台草木深。
旧物尚馀吴塔在,夕阳移影照江心。

薄暮山归力殊惫,小童报子将于迈。披衣急欲走送君,东西城隔愁无奈。

君来几日秋已穷,黄花开残多朔风。摩天黄鹄却垂翅,鹰隼横厉盘高空。

我闻志士有如弓在挽,其屈愈深发弥远。看君才气固落落,世上何人在心眼。

明朝闻道理帆樯,短歌相送不成章。飞扬之望属吾子,仆不如人今老矣。

灯火长街閧小儿,龙钟老子亦随嬉。小儿作閧浑无度,老子贪嬉固有时。

满眼杯盘作尽醉,大家箫鼓夜何其。金吾不禁销金事,莫为春城算酒资。

庚岭分来峙两山,夹山成峡水万湾。
上林下石森双障,南海西江屹一关。
水若龙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苍颜。
人来人往消何许,谁似山长与水閒。

帝世穆清夷,皇泽播膏液。二佐资牧鸿,九官让夔稷。

司空翼圣朝,献纳黼扆侧。精义密言诠,掞文粲邦式。

深衷秉靖寅,补衮自恭职。二京颇均劳,入奏虞庭绩。

勤事旋旧都,秉钧待崇陟。予本澹荡人,谬厕章缝迹。

堂上察然明,车下怜齐戚。洵美缁衣情,自愧乏明德。

方承倒屣欢,已奉脂车役。商飙捲秋蓬,须臾易离隔。

何因奋南图,愿托扶摇翼。

度腊殊多雨,开年亦未晴。
地卑常础润,月堕忽霜明。
茅舍烟犹湿,秧畴水可耕。
幽花并细草,随意也欣荣。

懊恨盈怀此木兰,日移跬步两三湾。邹邦鲁壁空挨过,湘水衡云远望漫。

昼永浪歌虚岁月,夜清徒梦到乡关。灵舟近喜逢仙客,拭目孤篷仰斗山。

何年凿山骨,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间云任去来。
怀古潸然老泪流,依稀见月喘吴牛。
客乡时序留如燕,学舍风波小似舟。
已恨浮云无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
徐卿忽寄新诗札,正倚双溪叠嶂楼。

柔枝曾记插军持,佛日光明每借晖。纵使粉妆春态度,何如珠压旧腰围。

粘条缕缕俱成带,溜汁涓涓可染衣。一夜东风浑不见,看灯人匀月中归。

要使闲身到处闲,白云堆里著禅关。龙归不觉袈裟湿,犬吠方知杖锡还。

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万松岭上何人屋,秪许平分住半间。

东皇太一司花命,花落花开老岁华。
天地精英无着处,今朝开到牡丹花。
千山桃李尽与台,独有梅花是相材。
定是傅岩传得种,年年商正又花开。
红尘世界梦都迷,我正闲吟得意诗。
夜气清时天地别,梅花头上看参旗。
呼船渡西嚷,策马行东屯。
犹有竹下屋,依然柴作门。
林深多鸟雀,山对有猱猿。
世隔券尤在,堂非基自存。
稼云迷旷野,屏翠随层轩。
土厚疑吾里,溪清何处源。
餐英金有种,饭粒玉为要。
芦笋恋春渚,蕨芽蕃故园。
山名窃诸葛,城榜为公孙。
云雨峡前梦,琵琶山后村。
留人惟野趣,隔世绝尘喧。
墙度鸟飞影,泥留兔走痕。
渔樵老岁月,藜苋过朝昏。
槎汉我初返,梯参君暂扪。
车徒今附骥,行列旧同鵷。
休沐因闲日,攜持访古原。
摧颓一弊节,走逐双朱轓。
凉飙薄巾袂,佳气浮酒樽。
出游有此乐,相视而无言。
则为樵夫嘲,甚於人言烦。
取君古锦囊,盛我浣花番。
归去待星上,随江看月翻。

去年逢苦寒,游子初辞家。今年逢苦寒,远在天之涯。

苦寒苦寒岂有极,侧身天地长咨嗟。朔风怒号气凛冽,关山冻合草木折。

北方九月即飞雪,纷纷争羡雁南翔。一叫一声肠一绝,我独冷落海岱间。

画角霜笳助呜咽,黑貂裘敝已不温,红炉桦烛难具论。

人生穷达自有命,何必奔走抛田园?吁嗟乎!但能高枕卧山谷,抱书忍饥吾亦足。

岂肯风尘长局促,高歌行路难,凄楚复凄楚。鲁酒不忘忧,齐竽奈何许。

奋飞苦未能,道路长且阻。望云日日思老亲,老亲还念远游人。

居家行路同苦辛,艰难十口待此身,愿天为我回肠春。

热得苦分明。小立闲庭。合来花下展桃笙。忽见一星和露锥,添个流萤。

烟不上银屏。竹亦无声。薄云几片太凄清。正把疏帘才下也,已是三更。

江城留滞鬓毛斑,六县三年几往还。
迁客东流惊建德,怀人秋浦更齐山。
平生深愧田园志,陈迹真成俯仰间。
同学少年都上道,欲将长鲜向谁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