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脑熏香,沁人心脾。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结句是为超脱语。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随分”犹云随便、随意。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韶序届仲春,迟晷正骀荡。好音流晛睆,时服改纤纩。
英衮枉嘉招,夙驾东闉仗。祗园敞静居,香灯护龙象。
名言析秋毫,陆海披珍藏。稔岁华黍礼,乐郊天丝飏。
曲水迹非陈,斜川图可仰。披雾吟泬寥,谋野乘闲矌。
晏粲倚文翁,式遏怀葛亮。下走本陈人,汎爱容衰恙。
芰制厕端旒,尘容醉清?。信宿枉仙翰,何以酬台贶。
杲旭烛覆盆,灵籁鸣塞巷。永言讵能殚,镂膺矢无忘。
步屧闲阶月满堂,更浮香茗对幽篁。人过中岁衰难寐,酒到深更醒亦狂。
竹榻梦回馀旧泪,絺衣朝起趁新凉。不堪共上高岩望,江水迢迢似恨长。
花事阑珊绿覆除,累累带雨更愁余。涛笺藉染胭脂色,聊寄江南一纸书。
淡菜蛤蜊商贩到,荔支圆眼福州来。肩舆尽日行山谷,满路兰花不用栽。
两山束怒涛,峭壁如削铁。云是兵书峡,万古閟石穴。
神猿昔巢此,夜半思盗窃。六丁忽摄去,荒崖中断裂。
至今绝梯援,天巧不妄泄。我闻发微叹,神兵岂留诀。
幻想托鬼峪,望眼迷嵽嵲。颇疑兹岩底,下有老蛟窟。
乱石淬剑芒,惨澹斗霜雪。艰危懔可怖,一帆去如瞥。
涂山锦里几留连,一隔风烟十二年。秋水忽浮双鲤下,春云不散五羊前。
新恩日听明廷履,旧曲难忘蜀国弦。鲸海茫茫南斗外,欲陪凤诏恨无缘。
山云段段映襟裾,城市凡情得扫除。回首太颠沧海上,一篇还累退之书。
佳丽地。寂寞涛响空城,草深荒垒。龙飞凤舞山神,宛然不复,当时王气。
西湖外,缺岸断桥冷落,几湾烟水。画船总有笙歌,向甚处,有垂杨可系。
遍野离离禾黍,月观风亭,杳无遗址。惟有两峰南北,在夕阳里。
因思当日,翠辇尝南驻。二百年、生民同乐,楚中歌舞。
一自重华去。算几□曾经瘦,不似如今最。辽鹤倘重归,到东门市。
怎知城郭,也应非故。
真珠帘子卷东风,乍暖微寒二月中。犹记故园当此际,小桃含雨放新红。
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
文君真知音,私奔司马氏。阮籍真好色,邻家恸处子。
惟此真之中,邪正亦倍蓰。然宁侧其冠,不必纳其履。
刑罚可失出,褒贬腌逼里。历观史传中,竞艳每书此。
一时爱其才,春秋紊大旨。且令炫才者,越礼有所指。
风俗自兹靡,责归作俑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