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应乞与 一作:天教分付; 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颜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词,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比丘乾竺来,情思脱祸胎。去乡十万里,飞锡不尘埋。
宵昼观孰大,无时不常怀。志立无上等,必欲精神谐。
忽然观身影,影乃与身偕。若欲离尘垢,将影与身排。
再观世万物,有形必影该。寻思欲解分,似乎与理乖。
空寂如是说,咸将贝叶开。论影始太古,至今尚犹猜。
日午难回避,临水见眉腮。月下偏分晓,愚云似怪哉。
智人果解分,祸胎两忘灾。或说身裁影,亦曰影身裁。
颠倒论常世,倒颠日日俳。观倦息意马,劳心猿似豺。
到了难分去,从伊子细差。闭门终不见,出户倚身牌。
有时定玄机,俯仰何根荄。祖佛如何定,影子在尘埃。
尔升从尔上,尔降从尔阶。踌躇从踯躅,穿履亦穿鞋。
反复诚难避,簪花犹插钗。虚实谁参透,天厨一供斋。
八万四千户,闾阎迩榭台。鸡犬声无异,庄周化骨骸。
漆园曾作吏,槐国已知槐。幻中生幻梦,幻影与身哀。
影幻身亦幻,何时有壮衰。若欲常寂静,百骸与之齐。
智虑浑忘却,天然似婴孩。
柔顺符坤德,兴居监女箴。笥衣裙有练,殿壁带无金。
外族疏恩薄,中宸结爱深。宫娥齐饮泣,谁副祝延心。
冰姿只合对蟾光,懒向繁华竞斗妆。开向百花头上早,春风不改旧时香。
社近燕归来,得意梁间语。巢幕未知危,抚此还凝伫。
玉剪掠飞花,谁似乌衣侣。转首又秋分,萧索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