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惜春伤春,无须“贪忙”,“追游”。与密州时作的同词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样,惜春。面对同样的春,产生着同样的心情。那时,朝廷政治斗争激烈,词人回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紧接着点化运用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浅了,只是词人未看到日后还有“风雨”,哪怕是“一分风雨”,未想到日后又要谪贬儋州;但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荚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
下片,叹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词人此时处境恶劣,心境凄凉,深感自己夕阳黄昏,硬是把棺材准备好了。正因所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观念随之也发生变化,艺术欣赏及其作品的意境发生变化,所以他把密州时作的同词牌的词的下片作了修改。尽管它反映了词人对人生的依恋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仙境不见了,西王母、东皇太乙在东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么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象征了。“我与色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佳人斜倚合江楼”,唯有我那朝云,病魔缠身,“斜倚”而立,留恋着“合江楼”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们是净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净”)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总眉愁”)。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愁”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
全词,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下片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人的感情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意境发生变化,决定着词的用语的变化。笼罩全词的是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
西墅方黔突,东皋复结庐。藏修为上策,覆坠戒前车。
瓜地锄成町,苔矶坐或渔。种花须带土,断竹更开渠。
世俗高无比,林泉乐有馀。傲风凉幕捲,掩月夜窗虚。
故步惟称独,清谈每起予。习池存彷佛,蜀道免崎岖。
不见令相忆,那堪叹索居。多烦谷口郑,道甫问何如。
万折千萦度远山,举家筋力尽跻攀。喜闻故友山中近,却望前峰一解颜。
人情浓交始,况两俱少年。席同七尺躯,卺合百年缘。
尊嫜景临暮,双双坐堂前。看我两人拜,一笑开春筵。
一生无契阔,誓如金石坚。岂知命途舛,兵火三更颠。
见我颜色好,黑索苦相牵。一步一下锤,迫我度山巅。
丈夫不忍舍,弃死走山缠。又怕刀鎗凶,远号尽一言。
此情难话了,瞑瞑东方天。满目太平世,干戈何惨然。
人生情难制,矧乃并头莲。本是天生合,今为人事迁。
此身虽去去,心内苦邅邅。若得数年好,此念亦少捐。
不惜为君死,痴图后会还。半璧初生月,何夜重团圆。
缭垣皆蔓菁,多日茁新芽。方柔不采摘,叶大今芽花。
此物便军食,屯兵忆褒斜。沃沃彼何知,讵悲蜀妇髽。
我见生远愁,战场尚风沙。虞灶或乏此,衔种倩飞鸦。
不嗤细芽甚,取给免士哗。炎炎虽隔境,噀雨怀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