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亹游气运,森森万有罗。窅然玄中求,理一非有他。
存心冥灵府,洗胎濯百邪。众妙体常寂,岂知形迹多。
譬彼明月轮,总揽诸山河。团团霄中澄,默默至幽遐。
又如大海渊,潜凝韬众瑕。中有径寸珠,炯炯曜玉葩。
间黑归明月,应感无偏颇。高观众甫表,不乐将如何。
云满昆崙水满池,玉龙眠处少人知。昙花乱落林僧语,时听疏钟度晚漪。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
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
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
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
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
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
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
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
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
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