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朝赋归来好 其十一

归来好,万喜千欢无烦恼。日课吾孙读古书,此是吾家传世宝。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为爱梅花如粉面。天与工夫,不似人间见。几度拈来亲比看。工夫却是花枝浅。
觅得归来临几砚。尽日相看,默默情无限。更不嗅时须百遍。分明销得人肠断。
秦人江上见,握手泪沾巾。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长作客,多病浅谋身。台阁旧亲友,谁曾见苦辛。
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它方宝界新。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稍稍车尘隔,安闲一闭门。
高歌亦未辍,骤雨方此喧。
宿雾依城静,低云人树昏。
空庭储盛水,容易即江村。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般般剪制皆春服,曲曲溪山尽舞雩。点也胸中宽似海,休将勺水席讴歈。

朝阳出东方,仪凤正皇皇。凤鸣自有时,得时为休祥。

会看日中天,普照弥八荒。照见箫韶鸣,五彩成文章。

宣尼有遗叹,礼乐空虞唐。何期千载下,重见春官堂。

六花凌乱,算神工、不用并州刀剪。乍密还疏斜复整,眼底万更千变。宿麦连云,遗蝗入地,四海愁颜展。呼童洗酌,更宜帘幕高卷。还念去岁无聊,来秋有望,仰戴天行健。江上渔人应笑我,世路萦回如篆。何日言归,此心无竟,茅屋临清浅。满怀春意,坐令寒谷生暖。

程符秋色好,杖策叩禅扉。不尽登高兴,无嫌傍晚归。

石花明涧水,山月上人衣。回首钟声起,泠泠下翠微。

荡漾前溪水,萍开自不妨。蛟龙吞作雨,玄泽满天香。

春夜将终灯尚红,春寒刚退未鸣虫。瞬间此境知曾历,亦恐前生此恨同。

他时货畚似春农,聊就青山策短筇。直豁云烟栖八口,平携鸡犬入三峰。

炎天树尚留残雪,静夜人还伴怪松。我去关东空怅望,城头出没碧芙蓉。

天童得力句,不摇三寸舌。
父母未生前,令已行摩竭。
直下使承当,敢保犹未彻。
放下百不知,脑门重著楔。
唯是过量人,一拳无二说。

黄昏戌,角韵钟声遐迩一。要会闻复翳根除,补陀岩上寻弥勒。

据此座者,说无味话。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巨为三县镇,雄据众山尊。

少保幽栖处,溪边曲径开。涧茶留客坐,蔬饭待僧来。

引水穷泉脉,当山垒月台。阶前松柏古,犹望后人培。

东风太恶。惯弄香簸粉,吹到妆阁。瘦损花神,乍转冰魂,潘鬓休教染著。

当年素手斜阳里,笑画意、折枝衫薄。怪寻常、一样时光,锁断绮窗珠箔。

惆怅芳容去后,小庭但剩下,无数霜萼。笛里吹残,尚带春寒,人不如春有脚。

更阑月、转郎眠处,幸早赴、罗浮前约。梦醒时、软尽刚肠,怕想额边花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