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人静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首句是起。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泛”即弥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崇”推崇,引申为“增长”。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这一句侧写海棠。“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宋代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写爱花心事。第三句转句。诗人首先写道:“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担心“夜深花睡去”。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句,是从上面描写环境进入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表现了赏花者的心态。上面写 “月转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后是合句。

  诗人接着写道:“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同时,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红妆”表面指海棠,实则诗人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可以说,诗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作者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作者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惊风飘白日。
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
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
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
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
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
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
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
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
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
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
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
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
申章复何言。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
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得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晓千虹丈,宛转下天来。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
徘徊。追往事,征南巧架,传野怀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
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
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晴檐荫虚白,夜灯耿閴寥。
自怜声吾伊,亦复如闻韶。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万甲仓皇起一呼,如闻岛寇偾洪都。本忧江左非勍敌,岂谓淮南是浪图。

翠辇南巡方授钺,捷书西上已成俘。可怜刘濞区区业,赢得功名属亚夫。

四月行台暑雨过,方池无数长新荷。贪观物意归来晚,杨柳薰风到面多。

累垂得得到江城,妆点琴囊衬酒鎗。棐几素屏充供养,闺中莫听卖花声。

定武兰亭堕渺茫,愚儒犹护箧中藏。我来一笑无他语,独立西风看雁行。

夜深随月上纱窗,妆点西湖处士房。惊醒一床胡蝶梦,春风冷落淡无香。

江南木落天欲霜,故人别我之淮乡。野人一月病在床,不能送子河之傍。

殷勤拂子衣上黄,呼子醉酒三百觞。岁寒归计不可忘,吴门白发遥相望。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遂登羣峯首,邈若升云烟。
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为爱胡卢手自栽,弱条柔蔓渐萦回。素花飘后初成实,碧荫浓时可数枚。

试问老禅藤缴去,何如游子杖挑来。早知瓠落终无用,只合江湖养不才。

空庭寂寂。怅冰痕一缕,谁更描得。瘦影荒烟,冷雨前村,犹认旧时江驿。

轻盈倘化梨云去,便剪纸、招来难觅。又依稀、浅水黄昏,唤起数声风笛。

仿佛亭亭倩女,夕阳移素影,一样清绝。月地濛濛,雪径沉沉,剩有啼禽消息。

几生纵使重修到,已悟彻、者番空色。等甚时、购取名香,可奈土花寒碧。

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
伊周功业何须慕。不学渊明便归去。坎止流行随所寓。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无心处。

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君向裙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

频年泪滴芳兰悴。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三寸银花,香羹绝胜滦河鲤。铜街雪后,听轧轧、轻车呜市。

卯酒初醒时候,最忆閒丰味。对碧椀、流匙真美。

思往事。通潞日、宝坻驿近,惯小笼、捎飞骑。乡园橘笋,也恰好、筠筐至。

夜夜冰厨同荐,红友青灯底。浑不恋、八测乌篷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