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引·感旧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每年十月驾临华清池,那里有玉池和华美的屋梁。明皇与贵妃年年来到这里洗沐享受,用珠宝组成的陪行饰物洒满路旁。
可叹啊,繁华不再,珠光宝气的双人床早已被灰尘覆盖,只剩烟雾笼罩下树色苍苍。清夜的明月依旧高悬空中,依然照着藤条环绕的围墙。
注释
平时:年年或经常。
莲汤:亦名莲花汤。为明皇沐池;海棠汤为贵妃沐池,均在华清池内,统称为华清池。
玉甃:玉石砌成的井壁,指沐池。
琼梁:色泽晶莹的柱梁,指华丽的宫殿。
五家:指杨贵妃亲眷。
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旗帜、车盖,代指明皇。
掩:覆盖、关闭。
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
缭墙:藤条盘绕的围墙。

赏析

  该词为是年27岁的子瞻罢凤翔任,过长安,游骊山,系咏玄宗与杨贵妃游骊山事有感而作。

  上阙直写唐玄宗“十月幸兰汤”旧事,揭露了唐朝皇室的糜烂生活,也是对宋朝皇室骄奢淫逸生活的鞭挞。。“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瓮琼梁。”开篇仅用五个字便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并一笔勾勒出以玉石砌成,琼汤温馥,腾腾雾气的华清池以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华清官阙,从建筑的角度写出了华清池的宦丽堂皇。接着由一般交代转入气氛渲染:“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车马如水”和“珠玑满路旁”,揭示出杨家兄妹依仗皇权,逍遥于华清官的豪华气势。这里虽未明写唐玄宗,实以反衬的笔法暗斥明皇宠爱贵妃骄纵权贵,荒淫豪奢,令人发指。

  下阙是对今日华清池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逐层展开,景中有情、有哲理,突出表现了物是人非的荒凉冷落景象。昔日繁华喧嚣的华清池人去池空,只留下一派萧瑟、凄凉寂寞景象。“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此处词人以“翠华”指代唐玄宗。一个“掩”字,点出方床虚设,将安史之乱后华清池人去池空的凄凉寂寞展现无遗;有一个“独”字,揭示往事成烟云。“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虽时过境迁,人去池空,然“土花缭绕,前度莓墙”。明月依旧,人事全非。词人笔锋回收,结句落墨于眼前景物,用“至今”、“依前”,使人于感旧中不胜惆怅,发人深省以往事为鉴。整个下片看似纯然写景,实则不着痕迹地流露了对荒淫生活的否定。

  全词在写景上由近及远,逐层拉开,给人以荒凉冷落之感,在对比中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对唐玄宗这种奢糜生活的否定态度。此外,此词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华清池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冷落对比,荣华富贵的短暂与自然景物的永恒对比,一反一正,鲜明地表现出词人对这种奢糜生活的否定态度。

创作背景

  公元1064年(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十二月东坡罢凤翔府签判,返京,过长安,游骊山作此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未逢四祖且堆堆,才见龙潭眼便开。龙去潭空人自老,衔花百鸟漫飞来。

日夕朋簪远,空成咄咄嗟。
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
室救鸱鴞毁,庭喧獬豸邪。
青蒲空顿首,白简遂为瑕,
身历千金险,头经一夕华。
便应过楚泽,河异向长沙。
篑土障河拙,园葵望日赊。
尽焚温室草,尚得使君车。
胜壤堪怀古,扁舟复载家。
此时能痛饮,努力咏馀霞。
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顿觉胸怀无俗事,
回看掌握是人寰。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
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

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华夷万国无分土,人鬼浮生共转轮。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大鹏击水南风劲,忽地吹人落软尘。

峨舸大艑碧波间,遍截玲珑稛载还。最是三吴多好事,家家分得洞庭山。

不雨不日林风凉,城外昼比城中长。况是花壁青竹墙,酒边安得生夕阳,西山劝客飞千觞。

巫家卜偶不为嫌,优女占夫事更坚。
看取异时真畏友,九重书上议黄天。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闻道逍遥林涧居,移家仍载五车书。拟耕郑谷买黄犊,那忆楚江多白鱼。

柿叶遍书云冉冉,山阴坐对树疏疏。寓舍遥知先种竹,何由尘土上衣裾。

李唐失纪相非夫,竟遣忠良与祸俱。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

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下马荒祠访遗躅,北风吹树眇愁余。

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

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

山林自空阒,游人事幽讨。岫幌与云关,来迹可堪扫。

艮维矗孤峰,玉簪倚天杪。桂水琉璃碧,洄洑下萦绕。

谽谺岩穴深,虬龙双夭矫。坤倪露幽秘,造化殚奇巧。

胜概畜眼无,何方觅蓬岛。悠悠世俗情,是非苦胶扰。

水中蟹何罪,徒劳愠心悄。人厄困无妄,砾石埋深窈。

风月几年恨,山光惨萝茑。星郎太岳孙,长城隐南表。

戎旃整且暇,高情恣登眺。郊坰拥小队,一见颜色愀。

旧观俄顷复,洞户天重晓。伤心日月遒,人世几番老。

山川不相似,岁久依然好。吕岩标强名,往事人能道。

孟公谩惊座,子夏冠非小。桃符录馀庆,邲战城濮兆。

冥数今乃验,常情定谁考。哦诗纪贞石,聊侑芳尊醥。

柳暗旗亭不忍看,临江悉杀晋衣冠。
伤心明月扬州路,十里珠帘蕙草寒。
连翩升紫塞,嘹呖过秋城。
帛染传书泪,砧催捣练声。
云深飞总近,风细落还轻。
此夜高楼笛,怀人几度横。

到此我方信,江河一勺多。楼通三岛路,日浴五更波。

风雨孤帆远,乾坤万象罗。侧闻天使下,且住问鼋鼍。

凉吹拂衣袂,助我上高台。云檐风栋,窗户绝纤埃。四绕江山雄丽,万古盘龙踞虎,壮气锁崔嵬。二水中分远,艇子自归来。
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铎声到耳,亭亭孤塔现林隈。烟惹宫城深树,日照酒楼帘幕,物象眼前排。长啸下梯径,欲去更徘徊。

剪剪秋风一断肠,美人无力怯新凉。十分春色胭脂晕,记得前身是海棠。

生来井井义谁穷,阳自初来位五中。
若信此间方寸地,能安而虑即成功。

曾记瓢仙。飞觞相属,泼墨联篇。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

而今佳话频传。淋漓向、乌丝画笺。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帝业光扬,皇图翕赫。圣德孔彰,神功不测。
信及豚鱼,恩沾动植。懿范鸿名,传之万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