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
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李崇矩孙。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辛酉,李遵勖将奉旨所撰《天圣广灯录》30卷献给宋仁宗赵祯,请求将此书送到传播佛法的主管部门,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将其编入佛藏经典之中,今存于《中华大藏经》中。他又著有《闲宴集》20卷,《外馆芳题》7卷,均佚。将死,与浮图楚圆为偈颂。卒,谥和文。遵勖著有问宴集二十卷,外管芳题七卷,均《宋史本传》行于世。
绀发朱颜气吐虹,峥嵘头角振家风。千金自晦邹王后,一笑时游管郭中。
老子已应终汩没,诸儿聊为指穷通。他年朱紫相辉地,莫惜高轩访此翁。
惠草芳巳歇,候虫寒不鸣。相知惟白发,日夜满头生。
江北江南雪色昏,白头骑马向中原。不知天地寒如此,犹有遗民问寝园。
溪城如岛水环之,西驾东流此一丝。万里海风浮汉影,百重山色压虹眉。
于秋倍觉潮声壮,有月常窥钓影垂。每听沧浪歌曲罢,眼中清浊意中知。
犹有桃花照此川,更无人泛武陵船。泉分洞口仙凡隔,地远人间日月偏。
未羡入山真不老,曾闻避世可称贤。逍遥物外平生志,怅望丹丘已洒然。
炎天花尽歇,锦绣独成林。不入当时眼,其如向日心。
宝钗知自弃,幽蝶或来寻。谁许清风下,芳醪对一斟。
祖宗勋业耀京华,坦腹天朝宰相家。播世文章铿有韵,通天德业润无瑕。
居官似友山中鹿,避俗如闻坎底蛙。闻道柏台飞荐剡,疲民翘首望星槎。
昆仑火炎玉已灰,神为六叶空花开。北风万里寒门来,一夜吹落金银台。
填埙委谷何皑皑,龙蛇僵缩虎豹哀。洪流不作龙门雷,崆峒太白危欲摧。
将军夜出犹未回,马前一片大如杯。山中野老居崔嵬,酌酒以匏烧芋魁。
安知银屏翠箔围白台,但歌田有百谷年无灾。
雨润桐阴昼掩门,碧天苔色近黄昏,隔帘见月最销魂。
薇帐烟垂风自飏,兰当灰陷夜初温。此时心上画愁痕。
绕淀长堤柳色苏,初张黄幄奉宸娱。团圞月照冰池上,万顷玻璃一颗珠。
巾箱为检嫁时书,记得灯前共话馀。尽是阿爷亲口授,印章还刻女相如。
浮邱挹袖敞高台,秋杪登临共举杯。清籁似聆笙韵杳,白云如伴鹤飞回。
仙翁已去留丹井,词客迟归步紫苔。秋色娱人多逸兴,尊前诗景不须催。
藏书贻矩诲,僻地起高楼。月露连书蓄,星河拂户流。
兰膏长照夜,竹簟正宜秋。窗迥伊吾远,檐高纬络愁。
分阴思积学,暇日坐消忧。芸阁归来日,相期共校雠。
路达龟峰本不遐,汎舟反复傍溪涯。如何吃尽多劳扰,只为源头一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