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
“骚人”二句:取意于陈与义《清平乐·木犀》的“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之句意。“骚人”、“楚人”均指屈原。可煞:疑问词,犹可是。情思:情意。何事:为何。此二句意谓《离骚》多载花木名称而未及桂花。

赏析二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上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下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据有关记载,桂树花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为丹桂。它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色黄而冠之以“轻”,再加上“暗淡”二字,说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又情怀疏淡,远迹深山,惟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赢得了世人的敬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草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赏析一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作为供观赏的花卉,艳丽的色彩是惹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

  “情疏迹远只香留。”这种树多生于深山中,宋之问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所以对人来说是迹远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却不因此而有所减少。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为,浅碧、深红在诸颜色中堪称美妙,然而,这些美妙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无须添加的。因为它浓郁的香气,温雅的体性已足使她成为第一流的名花,颜色淡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上片围绕“色”与“香”的矛盾展开形象化的议论,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对于“花”这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来说,“色”属于外在美的范畴,“味”属于内在美的范畴,作者以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见作者对于内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是紧承上一片的意思写的。梅花,虽然开在早春,开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丽,仪态万千。但是,面对着“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她却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虽然开在深秋,独放百花之后,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袭人,但面对着“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饰羞愧之容。于是,正值中秋八月开放的桂花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花中之冠了。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骚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离骚》上多载草木名称,独独不见桂花。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此词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就全篇来说,这首词的笔法是很巧妙的。全词自始至终都象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词中正面描写桂花的,只有开头两句。仅此两句便把桂花的颜色、光泽、性格、韵味都写尽了,为后面替桂花“鸣冤”、“正名”做好了铺垫。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内在美,十分欣赏桂花的色淡味香,体性温雅。所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无须浅碧深红;如果徒有“浅碧深红”便不能列为花中第一流。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让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实,作者的咏梅、咏菊之作是不少的,这两种花,论颜色,论风韵,确实不在桂花之下,她们的“妒”和“羞”恐怕还是因为她们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芳香吧?最后,作者更直接谈及咏桂与情思的关系,她以非凡的艺术家的胆量和勇气指责屈原的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的缘故。至此,作者既为桂花“正”了“名”,又抒发了自己的一怀幽情。实际上,那“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蒙雾犯风尘。
卷衣上马去駸駸,檐雨飘零楚客心。
归路渐惊红叶老,旧山已落白云深。
庄鹏聊欲辞沧海,越鸟终须忆故林。
初启松阡青未合,岭头一望一沾襟。
建业城边蒋帝祠,素髯清骨旧风姿。江声似激秦军破,
山势如匡晋祚危。残雪岭头似组练,晚霞檐外簇旌旗。
金陵客路方流落,空祝回銮奠酒卮。

襜帷明日罢朝天,拟向风尘避少年。君自楚人谙故事,于今白雪有谁传。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怳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殿中佳气带春容,天上云谣落晚风。
独向下陈沾醉斝,羡君清卧寄诗筒。
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
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离离瘦影画栏边,月殿当时梦尚牵。仙福吴刚消不得,困花殢酒又今年。

晓出清平门,怅望西南天。一日二日行不尽,千山万山遥相连。

香炉一山在云表,巍然独立无与先。上有万人可居之平地,及有四时可饮不竭之清泉。

欲进须鱼贯,欲上宜猱缘。忆昔蠢苗拒王命,白日山壑藏刀鋋。

嬉戏杀人欲盈野,倏忽流血皆成川。一朝势败不敢出,呼群挈党据其巅。

王师攻之久不下,居民废业农废田。有美监军儒中彦,谓此丑虏恶未悛。

军门智勇纷如林,岂无奇计摧其坚。有士设机木,如持衡与权。

扃鐍一以发,气力万钧全。半空云雾掣雷电,钜石细石声纷填。

树木高低成齑粉,房屋远近皆倾偏。群苗首鼠走不暇,乞哀缓攻施矜怜。

先缚首恶诣帐下,次驱胁从投军前。万口欢声百里震,四山恊气一时旋。

古人有茂伐,往往劳题镌。马援标铜柱,窦宪勒燕然。

岁月无情似流水,勋业失记如飘烟。东筦先生偶有赋,我因步韵次其篇。

非为誇多与斗靡,欲记天子平蛮年。

白云浮海际,明月落河滨。送君长太息,徒使泪沾巾。

天地何年铸此山,奇峰七八耸云间。形如笔架峥嵘起,多少行人著眼看。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岸南岸北往来渡,
带雨带烟深浅枝。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齐王非爱牛,厉人非爱子。秉彝未殄灭,生意不可已。

傥能克其端,万物均一体。胡为隔形骸,强自分彼此。

达人有大观,俯仰尽天理。从渠美与恶,不与我愠喜。

敬问何以然,请先事克己。

颠风吹塔铃,环山大波涌。虚堂佛火明,嗒然无怖恐。

高咏溯坡公,后先堪继踵。宵深人未眠,神清骨愈耸。

鼎摩云雷纹,鹤忆青田种。呼童启岩扉,霰雪皓已拥。

总持饶逸兴,得句如璧拱。蜡屐傥相邀,余亦贾余勇。

男儿结局贱浮名,回首空嗟一未成。
遗得八旬垂白父,泪枯老眼欲无声。

莫讶清霜两鬓斑,苍生疴痒苦相关。晨星谳牍昏搜雾,春雨开荒瘦斸山。

直道敢忘三代后,虚怀难满十年间。多君尚记相从日,冰雪襟期洽往还。

山城当睥睨,水上涌楼台。乳燕穿帘入,新筵逐浪开。

花明青眼客,日落紫霞杯。兴剧娇歌发,无劳棹鼓催。

年来得句满诗囊,多少光阴易为荒。未解推敲乐何处,终朝摇膝者般忙。

粉窖眠香红串泪。两眼凝秋水。被冷叠鸳鸯,有梦何曾,慰贴心头去。

碧云冉冉黄花地。半晌披帷起。担受峭寒生,不奈虫吟,况续廉纤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