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健碧倚天无数峰,眼前浑似故人逢。问来识面知何处,应在颐斋诗卷中。
叫群孤雁嗷嗷北,拂面清风习习南。谁写诗人循吏墓,巉岩一片表无惭。
伏枕双溪限玉除,买山三洞弃银鱼。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
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
尘不可以镂,影不可以吹。至道与玄合,无言亦无思。
大钧播万物,总总复蚩蚩。天命各有得,人事故不齐。
何当混真朴,弹指悟希微。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乃州民,能识山之故。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楢溪百馀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众真所游聚。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乃仙去。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