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送别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不知是哪位吹笛者,将人从好梦中惊醒。推开窗户,只见江天茫茫,天上挂着一弯孤单的明月。
明日分别时,送别的人当站立江边,久久不愿回去。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他的心意,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而滔滔江水,依旧东流入海。
注释
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全词四十字,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宋时为长江中岛屿,现已与长江南岸相连。柳子玉:即柳瑾,字子玉,北宋书法家,苏轼的亲戚。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吹笛,为江南第一。
绿窗:罩有碧纱的窗子,诗词中多指女子居室。
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赏析

  此词上片前二句“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写离别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从“惊破”一词来看,对梦被惊醒似有怨恨之意。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后二句“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描述了这样的情景: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通观全词,没有写一句惜别的话,没有强烈激切的抒情。将情感融入景物, 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如此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这是本词的艺术魅力所在。在众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赋予它们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气勃勃,整个艺术画面都活跃起来,这是本词的艺术特色。上片用“愁”写烟,使新月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状柳絮,使之与东去的流水对比而生情。而“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又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们轻虚空灵,似乎毫无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无限扩散,弥漫整个宇宙,用它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那是再妙不过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随手占来,毫不费力,只道眼前所见,显得极其自然。这正是词人的高超之处。

  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来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全词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好柳子玉赴舒州之灵仙观,二人便结伴同行。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并作此词相赠。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秦云攀窈窕,楚桂搴芳馨。五色岂徒尔,万枝皆有灵。
仙谣天上贵,林咏雪中青。持此一为赠,送君翔杳冥。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
堂上陈美酒,堂下列清歌。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
松柏岁岁茂,丘陵日日多。君看终南山,千古青峨峨。
暂凭春酒换愁颜,今日应须醉始还。
池上有门君莫掩,从教野客见青山。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婆娑。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

随岗百欠一,陆产万不一。

秋晚客京洛,缁尘衣裳单。朔风起暮色,激激吹天寒。

飞鸟投故林,浮云归旧峦。如何奔驰子,欲往无羽翰。

置肠辘轳索,转折千百盘。置心机杼丝,促织千万端。

常恐瘦形骸,高堂梦里看。昨来双鲤鱼,勤劬问眠餐。

知我未归去,老泪不肯乾。器业无成就,强慰其实难。

明发不得寐,结怆摧心肝。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常衔苜蓿花,
胡人岁献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
日暮无人香自落。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熙宁雅乐㴑宫悬,铙吹从人索和篇。冬雪貂皮辽海市,春旂牛种汉阳田。

明农事业归留相,老论风流萃众贤。七子赋诗如见宠,东浙文教为君传。

先生奇绝处,直似李青莲。心爱飞仙术,诗多游侠篇。

千金轻一诺,孤剑历三边。归隐罗浮顶,梅花伴醉眠。

滋兰九畹空多种,何似墨池三两花。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

军中无酒慰飘零,辜负沙头双玉瓶。鞍马几年南北路,关河千古短长亭。

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梦断故山人不见,晓来江上数峰青。

家住衡山茗坞深,轩辕道士是知音。
窊尊酒好聊同醉,石鼎诗难莫浪吟。
雨外虺隤寒食路,花边格磔故乡心。
却怀世上扬雄少,肠断侯芭何处寻。

承明殿上歌声靡,东林社中悲声起。谣传委鬼唱茄花,儿孙鹰犬纷爪牙。

毅气觥觥清君侧,铁骨嶙峋三代直。夜飞缇骑响寒风,咫尺吴云黯无色。

闭户非无卿大夫,挺身奋激来屠沽。满腔热血泼江水,阴霾天翳闻喧呼。

杜鹃啼处山竹裂,星光惨澹凄残月。市门一击博浪椎,草痕尽染苌弘血。

吁嗟乎!九枝日出冰山消,生祠瓦砾埋蓬蒿。行人终古伤前朝,摩挲四字丰碑高。

落日在马首,山色青绵绵。上有禁烟树,下有旌善田。

五蛇一乾腊,明信夫何愆。遗荣怨未平,矫时或过焉。

我欲望南山,径路抑已偏。我欲望北山,猿鹤还可怜。

不才愧持禄,文身以贪天。振策遵前涂,空歌《招隐》篇。

见说关城卧鼓鼙,又闻应响变鸣鸡。三边列障通青海,九市华筵舞白题。

武帝威棱歌宝马,黄支职贡记生犀。长城约束分明在,可任边人节度携。

东风扇微和,旭日舒以迟。乾坤满春意,万象何熙熙。

盛德爰在木,韶光良可怡。轻烟含草色,好鸟鸣花枝。

底事萦我心,农功须及时。百谷播原野,雨旸无愆期。

四海乐有年,载诵豳风诗。

萋萋芳草真成带,寂寂落花何用茵。一老只今诗酒废,未应孤负满城春。

矮作垣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

结我南山庐,悠然与世疏。淡云桑柘下,微雨稻花初。

木末鸟啼尽,薜萝人睡馀。閒来空采药,不解习医书。

大漠吹沙风浩浩,白日黄尘暗衰草。边城戍鼓过云喧,佳人怅别关山道。

欲行不行征马鸣,含颦漫把琵琶抱。别调哀弦不忍弹,可怜行路曲中难。

金钿晓著商焱冷,翠黛寒沾朔雪残。玉关万里无春色,穹庐毳幕为谁欢。

生来不愿离金阙,一去那知嫁胡羯。梦中犹绕汉宫云,天边独望长门月。

却叹容华不似前,遗恨丹青犹未歇。几树菱花羞不语,泪湿胭脂作红雨。

白雁音书行断绝,青冢悠悠在何处。朱颜命薄古云然,空有风流画史传。

卫霍功多谁复见,汉家徒为筑祈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