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澈的颍水向东流去,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经历了多年磨难心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子由:作者弟弟苏辙字,当时他在京都汴梁任门下侍郎。
清颍(yǐng):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至周口镇,合贾汝河、沙河,在颍州附近入淮而东流。
孤帆明灭:一叶船帆忽隐忽现。
宦(huàn)游:在外做官。
“孤负”二句:写兄弟风雨之夜相聚谈心的乐趣。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应物)诗,至‘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侧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风翔至是时已二十余年,仍未实现“对床夜语”的愿望,故日“孤负”。孤负,辜负。林下意,指相约退出官场,过退隐生活的话。萧瑟,指雨声。
生华发:花白的头发脱落。
“一尊酒”二句:此时苏辙在黄河边的汴京(开封),故苏轼向黄河侧遥举一杯酒,表示祝福。尊,通“樽”,酒杯。
恍如昨:仿佛如同昨天。
“眉间”句:谓眉问出现黄色,有即将归去的征兆。韩愈《郾城晚饮赠马侍郎》诗:“眉间黄色见归期。”
花如雪:落花如雪之零乱。

赏析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下片追忆从前,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第一句就说“清颍东流”,很符合他这种“、喜临水”的爱好。当时京师与颍州之间的交通,大都靠走水道。苏辙在京师任职,如果来颍州,无疑也将是泛颍水,所以说“愁目断,孤帆明灭”。“孤帆明灭”极见盼望之切。由盼望兄弟远来相聚,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宦游无根,相隔千山万水,写得非常平实。

  “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苏轼与苏辙从小一同读书,形影不离。成年之后,不得已而分手仕宦四方,分手前,曾有感于韦应物的“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句,相约以后早退,共享闲居之乐。苏轼任凤翔幕府时,临别赠苏辙诗曰:“夜雨何时听萧瑟。这两句充满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意境清幽而浪漫,从中可见词人内心深处的高情雅致。另外,这两句是一贯而下的,“孤负”二字一直贯到底,也照顾了上文。正因为自己宦游天涯,相隔着万重千叠的白水青山,望断孤帆明灭也终于不能相见,才辜负了当年林下归隐之约,不能对床同眠,共听萧瑟夜雨。所以上片结尾便归结为聚少离多之恨,由长恨而不觉满头白发了。

  这首词上片正面写系念之情,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全是写实。而下片的“尊酒”晤谈,把臂“相看”,以至同“觅残春”,则全由具体细节编织而成,却又全是写的梦境。一半抒情,一半写实,抒情全是实情,写实却是梦境,构成了这首词的特别章法。古典诗词中写梦境的名篇很多,但大都有入梦出梦的描写,交代得很清楚,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甚至标题中都标明是梦。但这首词写梦境,却始终未加点破。换头以后,突兀而来,仿佛苏辙真的来到了黄河之侧,怀酒清话,无限缠绵。表面上看起来不知所云,但往细处看,原来这是在写梦。

  梦中兄弟相见,共饮于黄河之侧,畅谈往事,互看容颜,大有杜甫《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意。但杜甫是把实境写得如梦,而东坡这里,却是把梦写得如同实境。“衣上”两句,上句是未见时相思之深,下句是写既见时衷心之喜。“添黄色”出于《玉管照神书》,这是一部谈命相术数的书,而苏轼晚年多读道书,诗词中也往往掺杂道家辞语,这里的“眉间喜气”云云即为一例。这两句一写衣上,一写眉间,充分写出了亲人相见之喜。而衣上的“旧痕”正反衬出眉间“喜气”之重,是写得浓墨重彩,非常感动人的。

  这首词的下片写梦境,入梦时既未说破,到结尾也不写出梦,更不点明。只由梦中相见的喜气重重而回顾上片的辜负林下,“便”字轻轻一逗,用得很好。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辜负了当年的林下之约,现在居然在不自觉其为梦的梦境中相见了,当然要领略林下之约的情趣。于是便相携游赏,在故园的池台之上寻觅尚可追踪的“残春”。“春”而曰“残”,也很切合东坡暮年的心境。“便”,还有即便之意,在一气重更之中仍透露出一丝凄凉的况味。池上的残春已近尾声,片片飞花如雪,即便相见相携相赏,也终究是相顾两衰翁了,词境颇为萧瑟。不过,“花如雪”到底是很美的,无多的晚境更值得珍重,萧瑟而并不衰飒。

  这首词感情真挚动人,词人以兄弟的情谊为主线来写景抒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而能感人肺腑,其中也夹杂着对官场的厌倦人生不得意的感慨,是当时作者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据朱疆村引王文诰《苏诗总案》,谓此词为“壬申二月作”。按壬申为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元祐六年,苏轼知颍州,闰八月到任。七年二月,改知扬州,三月到任。二月还在颍州,与词的首句“清颍东流”正合。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端门行欲贺新元,窃食无功只厚颜。可笑腐儒黄卷客,亦随朝士紫宸班。

残生无似辱甄收,正作儒官已过优。只有望云朝夕念,恩波傥得下炎洲。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寒花如古玉,未出屡遭刑。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骚经。

置驿报花安,未晓心先听。梦到讯不到,浇炙瘦园丁。

雪心胶蜡蒂,乱结如顽硎。安得鹤膝枝,一洗龙脑腥。

扫室待天女,㓗水贮空瓶。枕上见罗浮,诸仙门反扃。

菊格与兰韵,于汝犹鹡鸰。纷纷缛桃李,奚啻渭与泾。

罗浮四月春泉决,流出千溪万溪雪。丰湖浩渺连空天,鸳鸯鸂鶒纷明灭。

主人汉代执金吾,归筑楼台半在湖。桂棹湖南邀宋玉,银筝湖北奏罗敷。

顾谓双鬟陈绿绮,一时宾客皆倾耳。言是中书邝子琴,珠徽如月寒光起。

梅花千片断龙鳞,沉香一节烧鸾尾。制自唐朝武德年,隐隐金书御玺连。

毅皇亲向宫中选,赐与刘卿世世传。中书乃自刘家得,似捧乌号泪沾臆。

珍重君王手泽馀,大弦小弦日拂拭。时飞纤指理南风,彷佛重华见颜色。

自从朔骑围三城,中书奉使归筹兵。日与元戎亲矢石,时将彩笔作戈旌。

双阙恨屯回纥马,六龙愁在亚夫营。城陷中书义不辱,抱琴西向苍梧哭。

稽康既绝太平引,伯喈亦断清溪曲。一缕肠萦寡女丝,三年血变钟山玉。

可怜此琴遂流落,龙唇凤嗉归沙漠。蔡女胡笳相惨凄,王昭琵琶共萧索。

叹君高义赎兹琴,黄金如山难比心。我友忠魂今有托,先朝法物不同沉。

我昔山东见翔凤,念是威皇手所弄。复从太尝见赐琴,一朝开元旧供奉。

背有崇祯玉玺留,五声亡角悲民流。太尝为我一挥手,呼天抢地愁复愁。

君是当年侍从者,出入尝陪八骏马。十三官拜羽林郎,二十战酣涿鹿野。

一自龙髯不及攀,丰湖一曲遂栖閒。乐器不同微子抱,淋铃难见上皇还。

此琴宝惜宜加厚,列朝恩在宫商间。安得翔凤入君手,更召太尝至窗牖。

一奏当令白鹄翔,再弹会见神龙吼。

鬓点吴盐。十年来去,苧剪征衫。千里莺花,几重烟水,一片云帆。

乡园试话情忺。有黛染、明湖镜奁。佛土茶香,渔村莼滑,好个江南。

仆夫起严装,白露晨未晞。之子思旧庐,星言赴旋归。

路指东海陬,翩翩忽如飞。羁鸟言并栖,须臾失相依。

仰首望鸾鷟,何时接光辉。山川信缅邈,宿昔分不违。

无为金玉音,使我长歔欷。

到山不见门,到门但有竹。竹影摇四垣,尽作水纹绿。

古佛坐与古松对,空谷禅心老无碍。林风微激钟自鸣,岭日方西堂已晦。

策筇独立心太平,过檐山鸟双翮轻。香厨一缕茶烟直,去与白云天际行。

太室晶莹粲玉芝,慈闱恰遇未央时。两宫喜色腾尧采,万岁欢声动汉卮。

发祉有来增裔叶,产祥方至在孙枝。从今庆事频频有,准拟赓歌剩赋诗。

太息时危共荷戈,勾吴岂复旧江河。何将腐鼠疑鹓嚇,尚拟饥鹰击凤过。

坐啸青山餐石髓,投竿碧海带烟蓑。诗书敢恨埋墙壁,古史从来阅世多。

河水初润瓠子决,东吴沪渎复漫泄。重玄不见赤乌碑,怅惘波臣心欲折。

玄龟抃舞苍龙飞,江头落日枫林稀。谁云杜公两石在,安知陵谷千年非。

钟山日在望,匏系未成往。我本忘世人,谁能久尘鞅。

穷猿苟择木,冥鸿不离网。纳蕞升斗縻,乃此尺寻枉。

川江互迢递,天地一莽㝗。霸气遂终陈,山名犹姓蒋。

策羸结幽跻,拔茹倾胜赏。蜷林万虬伏,狞石群兽仰。

雨晴虹蜺裂,云热鹳鹤响。灵骨瘗浮屠,癯趺踞方丈。

陟阁鹰巢危,窥户蜂房敞。禅林旧称一,梵刹新阐两。

苾刍化城喻,獬廌严驾上。一人?小月,七佛筑峻壤。

狻猊睥玉除,科斗罥银榜。庸超谢膻荤,媚祷怀肸蚃。

俗子空卑栖,至人廓遐想。相期访龙盘,何如游雁宕。

窗明诵《楞严》,林昏过魍魉。终然千仞颠,极彼九州广。

圆龛坐觅心,方具跪合掌。揽秀目颙颙,讨幽心养养。

沈绵阻客游,爽垲令人奖。境虚云压阑,江远浪浮桨。

挥清宜麈尾,翳静便鹤氅。域分三国鼎,淮凑百川辋。

喜弹青绮冠,倦曳绿玉杖。朝晴竟崎嵚,夜梦犹髴髣。

祝酒遣诗魔,搜句搔技痒。深推众壑宗,雄据诸峰长。

碧眼览益远,白髯联苦强。

地籁息箕簸,天孙遗女纺。金声调危铎,石华绣卑磉。

骑驴约兹后,惊猿记畴曩。资罄恐支离,腹果归莽苍。

间休幻安席,敏夺云门棒。竹露晓衾湿,松飙秋发爽。

玉树异风标,珠林列星朗。蹑屐去后齿,早炊囊宿滰。

吊古重追寻,披荒增慨慷。

金晶飞飞射龙屋,骊龙屋下眼珠熟。五雷惊散云作花,捧出明珠献天族。

云归君别君犹龙,下天上天云相从。暗室投珠十载忌,寒潭化剑今朝逢。

何人却笑渊潜者,相送残春江上峰。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江上芙蓉手自栽,而今又剩一枝开。君如欲访江边景,红蓼洲前放棹来。

十载芳邻,自怜一别还如雨。看云愁绪,隔个江天树。

佳句曾题,小楷红笺处。频看取,相思难据,一瞬情千缕。

歙水震荡方流东,婺水南来塞其冲。
二水争雄屹不去,孤城汇为河伯宫。
经旬水落流民复,身存不用嗟无屋。
君不见去年金虏破淮壖,城郭千里无人烟。

一代义声震四方,独从台榭望馀光。有情梧树祗留影,无主梅花空自香。

供养文人怀此老,收藏图史望贤郎。不堪竟读「南征咏,」林下泉声咽夕阳。

凭高怀古思悠悠,遥想骑驴白下游。
不是龙眠图画裹,如今亲到蒋山头。
江上停舟潮未回,汉安时事入重思。
野桥认得前村路,曾读曹娥庙裹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