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爽联夜光,一个乃明月。吾友不可见,赖尔相怡悦。
蒹葭空非倚,声闻乃不辍。啜菽安暮年,足以免绝突。
山堂昨夜起秋风,景物萧条便不同。岂是天公嫌冷淡,故将林木染黄红。
忧怀不知春,病雨门日闭。今晨又清明,倏忽如梦寐。
茫茫宇宙间,扰扰干戈际。寥寥邑里旧,莽莽身首异。
悲风起平原,鬼泣海为泪。万死天不坟,况论吊与祭。
先茔顾非远,跬步涉疑畏。雨露日夜深,蔓草青绕地。
孤生发种种,去日已川逝。旦暮未可知,何时及来岁。
凄然心自割,俯仰宁不愧。野人或典衣,强欲存节意。
邀我坐茅檐,未酌意先醉。岂无閒花草,黯惨不成媚。
兴阑村鼓急,邻犬众惊吠。天运夫何如,临风独三喟。
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日出检群书,幽窗送新翠。中怀偶不平,展卷风花坠。
西汉尚文章,东汉尚节义。横议遭焚坑,激扬天所忌。
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典午快雄谈,南朝工藻缋。
宣公奏疏陈,谏果余真味。诗史少陵翁,讴歌纪时事。
韩起八代衰,造语开蒙翳。欧阳复曾王,雄豪美孰继。
三苏思涌泉,落墨潮海至。道学尊紫阳,韦编尼父志。
文山《正气歌》,一字千秋泪。厥后叶宫商,梨园矜纸贵。
鸡林帖括佳,假借先民意。枉费子衿才,何殊优孟戏。
劳劳读律家,繁赜久师吏。刀笔发奇葩,他年公辅器。
吁嗟鲁一儒,可以封经笥。
山窗斜傍绿阴开,树色连烟过水来。日暮独寻花径去,潮平时见钓船回。
檐前野果分僧供,砌下秋葵为客栽。老大幽怀同少壮,夜深还上妙高台。
清明节,记得在西园。都是桃花都是柳,半含朝雨半含烟。
人在画图边。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