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深院空帏

深院空帏,
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
刚爱无端惆怅。
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你喜欢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
秋深郎未归,月上人初静。无语意迟迟,步转梧桐影。
罗衣宽莫裁,云鬓松还整。谁与问相思,立尽清宵永。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烟开容蘤密,霜重放丛斜。插著星星畔,潜郎称晚花。

君来我去国,我还君得州。
世事巧违人,参辰不同谋。
庚午蜀贡琛,君亚龙头。
回翔三十的,班序晚见收。
边声震宇县,枢{上笔下完}须忍受筹。
心期白粉闱,晋扈翠云裘。
忽以外庸请,高轩拥前驺。
展也清庙器,若为南国侯。
事会转轇轕,材难费搜求。
似闻石廪峰,琼佩郁飞浮。
其下维清湘,杜兰满汀洲。
官间足娱玩,聊以宽隐忧。
良会当有期,玉泉来蹇修。
芳声保不沫,岁晏终绸缪。
我迂谅无补,行世况鲜俦。
言归承明直,尘容祗含羞。
思土重纡轸,风埃苦淹留。
伫君建中业,同理溯峡舟。
白首三间茅,相依岷峨陬。
一段风流玉琢成,开从霜后越精神。
休嫌茉莉非吾配,曾见张良似妇人。

不知寒㬉通身血,莽御罡风把戏竿。笑骂好官皆蝶梦,英雄孺子一蜣丸。

三焦苦属安金藏,片舌难如公玉丹。大禹智穷人裸国,春风还在胫毛端。

*银*。龙虎降。自在逍遥吸九江。从思恶肉腔。结红霜。赴蓬庄。万朵金莲簇宝幢。方知好道庞。

十年不到天平寺,云白秋清山更奇。落木声中森万笏,古台高处有穹碑。

鸣钟未入支郎院,下马先瞻范相祠。祠下云泉流不住,悠悠千古动遐思。

风柔南陌草芊芊,渐近清和四月天。云净高楼无去雁,雨晴深苑有啼鹃。

扫除花锦铺苔席,摇荡春光飞柳绵。屈指韶华如过隙,可令容易度流年。

北风吹倒磨云峰,凛然双角蟠白龙。边城雪花大如席,黄花红叶谁为容。

会禅西轩作重九,登高望远开心胸。烟岚卷尽暮山碧,冷云万里迷玄鸿。

山北花猪大如马,割鲜饮食如长虹。酒酣起舞望西寺,乌惊踏雪摧长松。

天低日落望不尽,一径何处来樵踪。君不见七金山下打围处,貂裘风帽寒蒙茸。

跑风骏马下平野,迎霜老兔咻榛丛。归来得隽托朋友,临风一饮轻千钟。

欢馀胜地两萧瑟,百年聚散如飞蓬。明朝却望登眺处,城中唯见白云封。

太液春深绿水滨,后宫争唱《柳枝》新。黄金不买《长门赋》,醉酒花阴睡杀人。

五龙戢号,云鸟纂纪。淳化既离,义风载始。轩冕垂容,文教乃理。

奕奕洪族,盛德丰祀。

于赫皇吴,应天统元。丞相文烈,公光赞勋。九命皇耀,茂德弥勤。

华黻袭藻,金石载振。

渊哉陆生,丕显洪胄。亦崇懿风,邈此弘裕。无竞厥德,丰光伊茂。

文以义好,施以仁富。

山积惟峻,道隆名遐。潜景在渊,龙跃承华。既淑尔仪,谁不允嘉。

有漼重渊,载清其波。

济济皇朝,峨峨髦士。序爵以贤,惟俊萃止。翩翻二宫,令问不已。

乃迁华阁,皇典斯纪。

思文大谟,恢我王猷。清风肆穆,雅宪允休。迈彼江川,邈此北流。

微言兰馥,玉藻云浮。

遭时之险,虎宰滔天。凭德美重,絷此俊贤。休否既亨,名以德渊。

清徽伊铄,赞之弥坚。

明明大象,玄鉴照微。显允君子,求福不回。善挹馀庆,险以德祈。

澄浊以清,罔有不晖。

释彼短寄,乐此窈冥。形以神和,思以情新。青云方乘,芳饵可捐。

达观在一,万物自宾。

制动以静,秘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关楗重闭,谁和子音。

瞻彼晨风,思托茂林。

祥兴国脉仅奄奄,海上奔亡自景炎。万里何人归马革,九渊无地挽龙髯。

心存死难应千折,事去焚香更一拈。尽瘁共怜三相国,慈元依旧对宸严。

露凉芳草晓风吹,纱翼轻明水影欹。莫便临平山下去,眼睛双眩碧琉璃。

白发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
自怜悟主难归去,马上看山恐到家。
懒翁懒不懒,最懒懒说禅。
亦不重自己,亦不重先贤。
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
物外翛然无个事,日上三竿犹更眠。
敲冰汲渌洪茶鼎,撼雪梯薪给地炉。
圃有麦苗畦有菜,更於何地享膏腴。

渔水心情淡淡,鸥波身世悠悠。清风杨柳一曲,明月芦花满洲。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