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星月相逢现此身,自然无迹又无尘。
秋来若向金天会,便是青莲叶上人。
塞垣八月暮,百卉已凄然。
沙惊瓯脱路,雾暗单于天。
卫霍始开府,辛赵数屯边。
鏖霜奔金戟,攒月驶飞鋋。
彫弧六钧劲,犀札七重穿。
一战薄澣海,再讨穷祁连。
露布报天子,称觞寿万年。

凤凰来仪,嘉禾合穟。

全吴馆内,破楚门边,十年事、记冶游作使,与卿并倚吴阊。

清狂帘前壁月,桥头画縠,钿辕畔、游閒公子,红烛银筝,醉玉温香。

平康。况曾经邂逅,枇杷巷口扫眉娘。想那日妖娆,唤马药栏,微雨碧城凉。

难忘。无端一别,腰身瘦尽东阳。奈晓风残月,梦回酒醒,往事微茫。

堂堂。问江东士女,涂辙谁令我辈妨。料章华才子,也应点、两鬓吴霜。

中原落日怨离群,万里关山路又分。乱后谁为骠骑使,征南吾忆伏波军。

湘妃班竹行秋雨,帝者苍梧起暮云。铜柱高标犹在眼,好将勋业荅明君。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金陵城,宁作潘佑死,不作张洎生。君不见,悔杀此人方出齿,明日牵机药随至。

翠屏香寂,又铜壶促晚,妒云慵坼。记夜娥、坊陌年年,换几度风光,暗罗尘额。

盼极孀娥,为点逗、六街春色。甚青鸾信渺,钿轴苍空,坠欢轻掷。

沧洲半迷旧国。正铜华写照,天上愁忆。想泪铅、滴尽方诸,也凄对金仙,暂时将息。

小影山河,莫唱入、吹梅哀笛。背残镫、有人拥袖,梦寻冷驿。

寻常意绪任郎猜,肯信全无笑口开。今夕客窗孤烛畔,取侬情味细尝来。

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晚市放歌逢郢客,春城扶病问壶公。

高谈直泻千山瀑,清啸遥来四座风。林下为君悬一榻,松门终日候双童。

劳人怨离别,驱马向关山。跌宕丈夫气,凄凉儿女颜。

自伤前日误,唯问何时还。无情东涧水,尚为鸣潺潺。

匆匆十日事,回首亦凄凉。何处无芳草,行人休断肠。

开元天宝梦中春,曾捧泥金下紫宸。舞帽槿花容易落,等闲老却太平人。

炎德王瓯骆,羁羸负天刑。不为冰谷留,乃使热阪经。

几席集蝇蚋,舆台乱猱鼪。居烦易激疾,习静难遗形。

每倚高阁立,但爱方山青。林端动虚籁,殿角摇飞霆。

雨影袭虹气,土香杂龙腥。翛翛改神虑,肃肃宾仙灵。

散襟澹幽伫,稻花如雪馨。

绣衣公子宴池塘,淑景融融万卉芳。珠翠照天融未老,
管弦临水日初长。风飘柳线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
醉后不能离绮席,拟凭青帝系斜阳。

矮纸曾题字数行,旁人怪我语苍凉。湖山自是幽人福,漫与前贤并较量。

邑自乱来新鼓角,屋从兵后尚蓬蒿。
寿母开年九十三。佳辰就养大江南。缇屏晃耀新宁国,绣斧斓斑老朴庵。
倾玉斝,擘黄柑。两孙垂绶碧于蓝。便当刊颂崆峒顶,留与千年作美谈。
引目遥空碧玉屏,清风入座冷无尘。
斗傍句得一仙客,昴入名存五老人。
云雾散收无限意,林峦生落几番新。
庐山景物绝天下,盍倒尊罍醉坐宾。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