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从字面看,是描写一女子对她游荡在外的丈夫久久不归既埋怨又难以割舍的缠绵感情。从一开头的“行云何处去”到最后的“梦里无寻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始终在怨嗟与期待、苦闷与寻觅的交织中徘徊。作为一首优秀的闺情词,由于抒情的深刻与典型,往往容易唤起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因而这首词中所抒发的“忠厚缠绵”之情,似乎也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词写闺怨。上片以飘荡不归的行云,比作浪子。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这三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之词,表现出她对情郎的惦念。这里以“行云”比喻在外四处游荡的情郎,非常形象贴切。“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春将暮”字面上是指春光将尽,亦指女子的美好年华将逝,这两句为女子的自问自答之词,充满无穷悲叹:美好的春光将要逝去了,而情郎却仍不见归来。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百草千花”,用辞也典丽双关,暗中包括那些招蜂引蝶的女人,颇带鄙薄意识。“香车”,代丈夫的行踪。车子停在谁家树下,意指丈夫在谁处冶游。这样写,既切合女主人公倚楼眺望的情景,又形象鲜明,情思宛转,耐人反复寻味。
下片则写闺中少妇的孤独与凄苦,她眼含泪水,倚立楼头,不免如痴如呆,独自念念叨叨。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在外纵行放荡,心中是多么的悲伤呀。“泪眼”写其忧伤;“倚楼”写她对丈夫的盼望;“频独语”三字,把女主人公那种伤心欲狂的精神状态清晰地刻画出来。“双燕”两句是她的询问,她频频问那归来的双燕是否见到自己的夫君。燕子无情,怎听得懂她的言语,这一问极写女主人公之痴。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问燕燕无语,这令她多么惆怅,多么悲痛,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凌乱无序。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其纷乱。“悠悠梦里无寻处”,既然他不归,她又那般惦念着他,那么便到梦里将他寻觅吧,但梦却那般悠长,令她茫然而不得寻觅。这最后两句写得千回百转,情意缠绵,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与痴情。
这首词连用了三个问句:“几日行云何处去?”“香车系在谁家树?”“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一次比一次问得更迫切,从而描绘出女主人公越到后来越濒近绝望的心情。这是一种层层加码式的手法。双燕尚懂得归来而人却不知,离愁被春光撩拨得像悠悠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使你在梦里也觅不到踪迹。作者以轻灵缥缈之笔写朦胧梦境,怨而不怒,蕴藉深婉,可谓别开新境。
唱我远游曲,唤起大鱼听。百年知几行乐,莫视酒杯轻。
记取明朝重九,访古文游台畔,黄菊重寻盟。吟啸霜风里,破帽恰多情。
吊王孙,淮水曲,酒还倾。丛芦风过瑟瑟,似作不平鸣。
身计正须温饱,底用登坛开国,一掷徇浮名。试看沧波冷,瓯梦不能惊。
久违三太史,何日睹清标。帝里书难达,云山梦岂遥。
玉堂频促席,紫陌更连镳。风雅流元气,赓歌起圣朝。
人间传白雪,仙路共青霄。几见燕霜下,偏惊御柳凋。
明光草诏处,长乐度钟宵。信是非凡骨,应期王子乔。
阳高潟卤地,晓雨断行路。一时十骑共还泞,马蹶人惊不相顾。
野老相怜呼左右,出坎欣如释沈痼。南沙北沙屹相向,虎耳虎头聊识状。
席帽翩翻泻长溜,山色谁能举头望。高城何岧峣,当天吹角回商飙。
时平岁丰牛马贱,静与鸦鹊争场苗。前朝九镇三节府,阳和最当敌门户。
牙兵部骑三千人,只听辕门槌大鼓。筑场六百步,种柳千万株。
负{兰}抱弩亦雄盛,长城倾倒谁人扶。向侯老戎马,醉卧白登古台下,安危故是九牛毛。
昔日战场今广厦,与君同是羽林儿,相逢血泪难禁垂。
少年各努力,吾辈岂是支床龟。别君去上单于台,明朝会跨龙媒来。
雾妒山容,风欺木瘦,难觅惊人佳句。暗紫疏红,飞洒夕阳多处。
疑雪里、庾岭梅开,似霜后、摄山枫舞。又那知、天半朱霞,一朝泻染楝花树。
春风花信过了,犹有酡颜醉态,疏狂如许。妙手丹青,点破美人迟暮。
看断续、千缕文霓,听摇落、万山红雨。料如今、晚节寒芳,更谁知楝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