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眼前珠碎心如焚,世外花凋又在春。
心头之恨尚未消,摧折仍是掌中身。
前有哀愁后有感,悲绝无泪可沾巾。艳质丽人芳香树,浮危之道略相同。
正悲春日树花落,又苦寒雨伤根丛。
盛季繁茂今何在?世事飘零已成空。
茫茫宇宙无问处,悠悠千载辞东风。
注释
珠碎:比喻儿子夭折。
花凋:指昭惠后之死。
掌中身:这里指大周后娥皇。娥皇善歌舞,通音律,故以“掌中身”喻之,意谓体态轻盈,可在手掌上舞蹈。
玉笥(sì):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
香奁(lián):妇女妆具,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
前哀:指李煜次子早夭。失:连词,与,共。
后感:指大周后新卒。
艳质:艳美的资质。古时常用来指代美人,这里指大周后。
芳树:泛指嘉木。这里指代李煜次子仲宣。
浮:过甚。危:凶危。
雨伤丛:喻昭惠后早逝。丛,花丛。
秾(nóng)丽:艳丽。
飘零:木叶坠落离散,比喻身世坎坷多难。
沉沉:深邃的样子。
谢:辞别。

赏析

  这组合悼诗共二首,内容上,第一首重在写诗人遭遇死亡的生者悲痛,第二首则着重抒写诗人独自存活的生命哀伤

  第一首开篇即以珍珠喻爱子、春花喻娇妻。说“眼前”,是回忆孩子绕膝弄戏的情景,而此时无复再见;称“世外”是妻子拥有无与伦比的美貌,而此刻真的去了世外;因以“珠碎”与“花凋”写出自己的无限痛惜,而“碎”与“凋”也同样指自己的心。一联十字,内蕴深刻,字字舍情。

  次联抒写失子之痛尚未平复,妻亡之祸又接踵而至。诗人妻子卧病之时,夫妇二人儿子的突然得疾而过世,诗人怕加重妻子的病情,非但不敢言及此事,甚至也不敢流露自己的感情,失痛失爱子的悲伤深深地藏在心底里,在妻子的病榻之前,温语劝慰,一如既往,只能在兀然独坐时默默地流泪。由此来体会此联中的“心里恨”三字,表面上下得很平常,其实是泣血之诉,藏含着无尽的辛酸与悲苦。

  第三联转而写物,却是物是人非。药犹在笥,爱子已去;香奁依旧,爱妻已亡。室内弥漫的药味,奁上薄薄的灰尘,在在都令人回忆死者生前的情景,又无一不在提示生者死神已经来过。

  故诗的末联只说诗人自己在如此沉重的打击之下已无泪可流了。人之流泪,不仅是悲伤的表达,也是悲伤的宣泄,诗中却说“无泪可沾巾”正是所谓的“最深重的悲痛不是流泪的宣泄而是无以表达的无泪”,这是诗人痛彻肺腑的感受。

  第二首首联失人的生命“艳质”与自然生命“芳树”同举,以启颔联之“春落实”、“雨伤丛”,既用以比喻娇妻爱子的生命夭折,又用凄风苦雨的春景来展现内心悲哀的情感,有一种惨淡无奈的生命哀伤回荡其间。故首联的对句“浮危道略同”,是总此两联的感慨。不过,自然界虽然有春花秋叶的变化,但其生命是流转不息的,今春花谢了,明春花又开,有迁逝,无终结。可是人是一去不复返的,无论生前有多少珍爱,多少欢乐,也无论死后有多少眷恋,多少回忆,逝者永逝,不知道该向谁去问死者去了哪里,也不知道有谁能回答生死能否重逢,一切于存者都只是徒劳。既然关于生命的所有疑问都无问处,也无可问,人自当死心平静;偏偏春来东风轻吹拂,吹绿了树,拂红了花,也惹出人心中的无奈:它唤不回逝去的亲人。“千载谢东风”,既然如此,那就请春风不要再来了,“千载”都不要来——只要生者在就不要来,因为年年的春色都会唤起孤独生者无限的忆念、无限的悲哀,这也是极度悲痛中的奇想。就此时心情而言,诗人不再有春天。

  二诗情辞诚挚沉痛,极写诗人的失子之悲与丧妻之痛,失诗人忧思无尽的苦情表达得穷哀至恸,令人倍感悲戚。在遣词上,哭子与悼妻反复更迭、交错变化,又义兼复指、双重哀悼,其前后交织、悲怆凄惋,令人难以卒读。

创作背景

  《全唐诗》于题目下有注: “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之。”由此可知,二诗是诗人为悼念儿子瑞保与妻子昭惠周后二人而作,是一组合悼诗。瑞保与昭惠卒于乾德二年(964年),这两首诗创作于此后不久。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方外怀司马,江东忆步兵。问君栖泊处,空岭夜猿惊。

孤峰何处住,惠远旧林泉。日用无非道,心安即是禅。

幽栖云壑底,梦寐雪蓬边。何日山阴道,同寻访戴船。

几家娘子守黄昏,多少郎君醉打门。
睡了不知明月好,三更三点似金盆。

疏疏杨柳拂平沙,白鹭缡褷立水涯。徙倚阑干吟未稳,澹云笼月落谁家。

霜馀雪后夜无风,人在灯前梅影中。玉作寒蔬冰作酒,诗人犹自怨天穷。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无踪无迹,难语难言,依依只在心曲。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

轻衾梦回酒醒,夜悠悠、虫响灯绿。事去也,纵相怜、不是那时金屋。

镜里清扬婉婉,凭朱槛、知他为谁颦蹙。凤老桐枯,惨淡九峰青矗。

湘江泪痕未尽,有哀猿、相伴幽独。向此际,更那堪怀古送目。

昌平庙貌尚崔巍,列郡胶庠半劫灰。几辈龂断守残缺,捧经抱器拜门来。

连日风沙此日晴,东君有意作清明。垂鞭醉入宫城去,一片伤心画不成。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

东都热官手可炙,吴侬面似秋江色。平生落拓一羊裘,七叶貂蝉不堪易。

功臣尽在云台中,丹青化作灰尘空。先生遗貌乃在此,钓竿尚袅桐江风。

悠悠世事江云白,过眼轻帆自朝夕。人间万古仰孤风,天上有星犹是客。

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

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

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

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老来归故里,百事非故情。惟有山间月,犹作儿时明。

是时秋且半,夕气忽已清。南邻招客饮,步听危涧声。

月色酒中乱,树影盘中横。乡曲佳节意,风露白发茎。

我怀岂在酒,酒觞且徐倾。

思君不见费人思,何日人思能已时。又见鸾坡三月柳,数枝浓绿自丝丝。

松间云碓净无尘,身到诸天眼界新。采药至今思帝子,献环何处觅佳人。

神仙偶作繁华梦,草木犹含太古春。悟彻阎浮皆幻景,强寻来去总非真。

蛙鼓鸣时月满川,断萤飞处草迷烟。
敲门欲向田家宿,犹有青灯人未眠。

乡邦甲第常牵兴,玉几金瓯久记名。会秉枢机还魏阙,且栽桃李满春城。

郊原气煖花将发,闾里声和犬不惊。胜日假时聊共乐,未应归隐徇高情。

望远生愁思,凄凉处处同。
青山学旧冢,芳草蔽闲宫。
雨过城楼月,潮回鼓角风。
十年怀古恨,多在六朝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