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年华的依恋之情。整首词通过玉树,瑶草,花,月长存不朽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年少青春的深深依恋,而这种浓厚的依恋,却正是建立在明知以后将要失去的无奈和恐惧之上,这种感情在后主词中,是不常见的。
开篇两句写景,点明地点和环境,自富贵气渗透出作者强烈的依恋之情。“去年”和“今年”都是虚指,写美好的生活画面,时间的推移并不能使美好的事物转变,“花不老”并不是真的花从不凋谢,而是在人眼中永不凋谢;“月又圆”也不是今日才圆,而是未见缺,只见圆。这里的描写,以心理真实去刻画生活真实,用情感真实塑造了艺术真实,表现出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在后三句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作者把过去的感受化成独特的人生期待和追求,他希望能真的象自己想象的那样,花不凋、月常圆,人也和花和月一样,青春永驻、幸福常在。
应该说,李煜前期的作品中春怨秋闺词很多都有对人生的感叹和希望,但有如这首词一样热切的企盼和依恋的情绪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大概因为他那时并不能真正体味到“失而弥珍”的道理,所以他前期作品虽然怨深愁切,但对生活的底蕴却并未有更深的感触。而只有当他真正体味到一切将失而不能复得进,他方能真正对这一切产生深深的依恋,而这种依恋恰恰是建立在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之上的。由此可见,这首词大概为李煜中期的作品。
这首词篇幅短小,但所指极大,语言明白如话,但字字寓有深意,通俗中见别致,白描中见含蓄,表现了作者驾驭文思言词的较高功力。
潘郎于我最情长,劝我新滩莫么忙。落日系舟崖石下,斯人风味故难忘。
晨阴盼庭树,有雀拳高枝。老鸦尔何来?欲攫充朝饥。
雀惊飞且攫,乞救声何悲!一雀攫未已,百雀攫而随。
雀亦有侠肠,不忍同类危。群雀禦独鸦,力小心则齐。
竟令远引避,不敢复来窥。惟独力无大,惟群力无小。
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鸟。
湘波恨万叠。晕入烟绡题翠叶。秋老蘋花梦结。但砚几漱香,筝床弹月。
玲珑散雪。剩旧时红豆缄箧。空怀感,歌尘扇影,那共胆娘说。
幽切。絮蛩哀咽。指蜡泪银屏半灭。河桥曾记送别。
酒湿貂裘,剑冷犀玦。唾壶敲又缺。忍再唱青门怨阕。
吟情苦,消磨诗鬓,碧幌堕风蝶。
翠竹高梧,间几树、垂堤疏柳。最喜是、万峰深处,数椽如斗。
白鹤冲开烟冥漠,清泉界断山前后。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
松阴色,虚楼受。莺簧舌,闲窗奏。正绿浓庭院,小池清昼。
一枕羲皇魂梦稳,风尘到处难回首。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
昨日邮亭,树头一带青山晚。绿波清浅。人与天涯远。
今日相逢,绿蚁新醅满。歌声断。落红零乱。梦逐春来雁。
恢恢大造垂深仁,九死老翁今七旬。俯仰三才惭有身,人心为主道为宾。
败国亡家三孽臣,曰贪曰痴一曰嗔。更迭为祟兴灾迍,浸淫六气来往频。
分张六贼常相因,迩来理摄偶不臻。危机一堕与鬼邻,忽返灵根一线新。
再见区宇一芳春,出凡摆俗守尔真。结庐京野披荒榛,探幽秉道收元神。
鍊精鍊气初浃辰,荡涤诸魔如扫尘。清静无为游至淳,梦中如见三茅君。
手把丹书申复申,觉来知失桃花津,山灵不厌羲皇人。
驮梦轻车出凤城,晓风频点客衣轻。炊烟竹屋看晨馌,帽影鞭丝趁午晴。
草色半摇迷远道,花枝低亚笑长征。二千里外江南地,才度燕南第一程。
驱车晓发走春泥,夹岸风微柳絮低。天暖马嘶芳草地,午晴人过绿杨堤。
数声啼鸟花三月,几个浮鸥水一溪。未识今宵何处宿,渐看斜照出林西。
懒从鹓序点朝班,万里金华一日还。白马青袍何意绪,江云川月足怡颜。
鹰扬不入公车梦,鸥狎长随钓艇闲。笑我六鳌犹未试,相从溪上且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