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
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
袖有铦锋日夜磨,刻雕宇宙奈君何。俗谈世念神山隔,人品诗评白眼多。
大似石宫元子咏,更能铜斗孟生歌。暮年我亦词华落,欲卜溪邻买钓蓑。
君诗悟入已多年,信手拈来总自然。静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壮士起临边。
波澜收卷虽馀地,光艳发舒终属天。笑我饥吟空白首,乱蛩衰草晚风蝉。
经年等待中秋月,一夕阴云扫不开。高树时惊疏雨过,空山那复故人来。
梦回谁忆霓裳戏,老去愁闻水调哀。与子相逢长得醉,何须佳节始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