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韶”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韶,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榴花飐清渠,潋潋红波沸。十里菖蒲风,一幄芰荷气。
行年三十馀,辟若午将未。乐事竟虚无,劳劳长世味。
试把朱砂觞,一洗滞肠胃。野性发云岚,粲若新开卉。
世事本閒閒,无端生怖畏。无论失算非,得算亦无谓。
不有出世人,焉知酒杯贵。
环堵三间,东西相向,读书静坐都适。邺架图书,欧斋钟鼎,米船书画环集。
兴阑神倦,又清对、蒲团即栗。古今逆旅,天地蘧庐,有斯安宅。
个中妙处难言。从有观无,以儒参佛。排日工夫,按时蚤暮,兼或抡流双只。
此乡终老,算吾辈、区区愿毕。空山寂寞,更进竿头,两途归一。
昔时荒草接城东,今日弦歌满郭中。三十六年兵燹后,赖公重启太平风。
绿水桥西泊画船,垂杨倒影入沦涟。人人都上生公石,几辈曾参不语禅。
疏阴月上垂檐树,冷浸绿窗深处。小篆香萦,画屏烛冷,一片秋心难诉。
流光暗数。忆缬翠簪红,柳桥莲浦。回首东风,岁华草草竟虚度。
霜天更闻雁语,又残宵唤起,羁恨如许。阶叶凋黄,篱枝剪碧,怕说飘零秋去。
凄凉别绪。叹春梦无痕,渺然难据。往事思量,似轻烟断雨。
江上阻兵革,胡为还远行。游梁愧凭轼,过宋忆班荆。
霜鬓增枚叔,风怀减马卿。似闻海氛息,捩舵且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