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处处都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注释

醉落魄:即“一斛珠”,词牌名,正体双调五十七字,仄韵。人日:指农历的正月初七。

苦:形容执著地追求

箫、鼓、笛:乐器名,此用以形容节日歌舞之盛。

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麦、蚕代指诸多农事。

元正七:即农历的正月初七。

翁:父亲。

扶掖:指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此指孙子搀扶祖父。

商行贾坐:商贾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卖叫商,坐卖叫贾。

会得:懂得、领会到。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途中所见所闻,起写春色无边,点明时令,次写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拥向南山觅春;下片紧承上片,继写沿途所见,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揭出作意。此词情由景出,论随情至,写得自然、得体。

  正月的时候正值孟春,初阳发动,故词以“无边春色”起头。但是,就人之常情来说,尽管到处是春色,还是要去寻春、觅春的。次句的“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词中的“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也是作者邀请提刑官应懋之游春的目的地。“村村”三句,以及下片“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觅”春所见,这也正是此词写作的一个重点。作者先大笔挥洒,用“箫鼓”、“笛”写节日歌舞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包容之大,仅此一句,就将农村“人日”的风俗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情绪形象地渲染出来。“祈麦祈蚕”,点出“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祈求农事丰收,这里虽举“麦”、“蚕”为诸多农事的代表,但在“人日”来说,农民马上可以接触到的一般来说,也就是麦与蚕了。这时,麦田泛出青绿之色,蚕在春天的气息里孵化,富于生机。对丰收的盼望与担忧,都同时在农民心头慢慢升起,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来趁元正七”,这句是上片的结语,明确指出了特定时期季节性的内涵。

  下片“翁前”两句,转入具体的描绘。“翁前子后孙扶掖”,这正是“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这从“翁”、“子”、“孙”的排列顺序中可以看出来。“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练。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耕织”则为“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但这三个动词,却描绘出了一片繁忙景象。从“箫鼓”至“耕织”,这五句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了农村的欢乐景象,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将种种苦闷、烦忧,都排斥在画面之外了。这里简直是一片桃源乐土。在偏安的半壁河山之中毕竟还有这样一片乐土!但其中也不排斥寓含着作者的理想,这正是他所苦苦寻觅的“春色”,上片次句用“苦”与“觅”两个字,用意就在于此。词的末三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须知”是告诫语,作者要告诉人们:“人日”中的“人”的种种活动与期望,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人”是向上的,都在追求着幸福与美好;但是,人们如果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都象在“人日”里所意识到“人”的作用与追求,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只有在“人日”这一天才去追求祈祷了。显然,作者是在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这也正是作者思想核心之一。他处理政务主张“内修”、“立本”、“厚伦”,正人心,化风俗;他所留驻的州县,皆“以化善俗为治”;使“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均见《宋史》本传),这就是他在此词中发挥议论思想基础。

  从全词看,此词没有浮躁怪诞之气,写得古朴自然,平易真切,与农村风物极相贴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正月初七日约友人应懋之同往南山探春,此词即作者为记述他们途中所见所闻而作。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你喜欢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江柳长天草色齐,新晴何物不芳菲。无因化作千蝴蝶,西蜀东吴款款归。

中外周旋阅几年,清忠一节可笺天。
历阶而上公卿易,拂袖以妲韦布然。
霅上人稠难买屋,江头路稳好行船。
梦回落月应相忆,犹有征人在汉边。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惮劳。栏外当时双派水,已应归海作波涛。

幽人本何心,偶此翳环堵。隐几亦无言,光风遍寰宇。

经春老病不出门,坐见群芳烂如雪。
正当年少惜花时,日日春风吹石裂。

县吏打门急,闻声心胆寒。受荆因脱裤,露出去年瘢。

海角分携仅十年,钜创钧是偶生全。相逢未暇聊持酒,就别还惊欲放船。

顾我滞踪徒衮衮,羡君归翅自翩翩。蕲春岂足劳馀刃,应有佳声慰慊然。

代梁继李号良图,却惑歌儿便丧躯。
试拂尘埃觇遗像,元来满面是髭须。

一树寒梅白玉条,风魂雪魄去难招。三年枕上吴中路,先到王城第一桥。

候馆驻征骑,西风独夜清。开门闻叶落,倚杖看潮生。

有礼齐蛮俗,无歌学楚声。凄凉苏季子,行处足高名。

家世传儒雅。
贞白仰余徽。
宗派已孤狭。
财产又贫微。
栖息同蜗舍。
出入共荆扉。
松笔时临沼。
蒲简得垂帷。
幸逢四海泰。
日月耀增辉。
相顾无羽翮。
何由总奋飞。
一朝异言宴。
万里就暌违。
远江飘素沫。
高山郁翠微。
相思对淼淼。
相望隔巍巍。
死灰终不然。
长岑且未归。
当怜此分袂。
脉脉泪沾衣。

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琴声妾曾听,桃子婿经分。

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偏增使君妒,无趣遣相闻。

瓦缶不多土,娟娟枝叶蕃。岂知幺凤尾,元是古龙孙。

苍雪洒禅榻,细香浮酒尊。王猷来此见,应亦为销魂。

缘壁谁凭借,睢盱竟斗猫。生元资溷厕,腐可畀鸱鸮。

亦解人堪畏,偏同战欲挑。千钧藏善弩,任尔叫纷嚣。

两峰不出云,十里春阴谱。水上快凫鸥,帘前怨鹦鹉。

花寒不放香,月瘦未见补。莫谓近山晴,远烟还是雨。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

离多会少。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

刀环归计尚杳。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

牵衣未了。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

忆昔邗江集宝衣,花间吟好送斜晖。西湖戎马君宁见,南越衣冠事已非。

宦拙终缘晞发累,客贫难向战场归。春风岭外聊羁迹,万事销愁有宋祎。

朝雨霏微浥细尘,露桃烟柳一番新。粥香野店寻花路,浪暖春江唤渡人。

遮住马头频劝酒,拨残凤尾欲沾巾。韶光此际添惆怅,芳草斜阳绿正匀。

凤髻梳成整翠钿。珊珊玉骨自生怜。未灰心事鹊炉烟。

粉蝶带香迷晓雾,冰蚕萦茧怯春寒。惜花人老落花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