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我爱毛安阳,高节难为匹。一命足承欢,欣然捧郡檄。
怀古钦芳踪,千秋谁继述。翘首铁城隅,星峰何崒嵂。
川岳毓精英,佳气殊葱郁。爰有丹徒公,清风振群物。
彭泽赋归田,东林问遗逸。乘兴枉篮舆,高论投胶漆。
羡君伟男儿,相随过蓬荜。格外恕疏慵,许结王生袜。
駊騀千里驹,空群遽超忽。驾言骋八荒,风驰还电拂。
结发对大廷,韬光丰劲翮。昨日尚趋庭,今朝衔命出。
筮仕得儒官,亦复为亲屈。琴书事远游,雄才居散秩。
过我旧林泉,话别还促膝。笑指鳄湖东,扁舟去何疾。
遥遥秦岭云,望望韩江日。云日映青毡,春风生彩笔。
到处便留题,奚囊未萧瑟。茶山春正深,登堂讲儒术。
士习振颓纲,青衿知表率。桃李渐成蹊,问奇争入室。
舞雩随咏归,童冠非一一。先生胜事多,遐想聊髣髴。
倘念山中人,报我毋遗失。
正冠坐方舟,晨诵赵子诗。风湍忽荡激,感此危苦辞。
古人去已远,来者知为谁。正音堕空阔,遗响何差差。
桂枝岂不华,天霜肃严威。春风在中泽,日长蒿与藜。
乘休不得奋,吐气千丈霓。徒令文字间,勃郁含愤悲。
兹晨岁云暮,矧当违远时。且复对尊酒,高歌送寒曦。
歌竟不重陈,潜心以为期。
五言在王国,安所雕琢工。肇及苏李辈,犹复相冲融。
往还离别者,人情之所同。正声始微茫,与世狎污隆。
遂令天地产,山川与云风。鬼神百物怪,屈曲归磨砻。
组绘丽群巧,争以为长雄。雅道日以晦,六义谁折衷?
后无述作者,仰止泣麟翁。
当年曾悟镜中形,道骨仙风拟紫冥。二十四峰明月夜,玉笙须向揖仙听。
法司兵法信如何,曾拜当年马伏波。铜柱嵯峨当石塔,瘴江明净出烟萝。
归田老叟无称颂,入树秋声当凯歌。我在沧洲闻信息,也携樽酒舞渔蓑。
积德百年兴礼乐,积书万卷拜蒸尝。我来半日苍岩下,山鸟衔花当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