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斋几日旱尘昏,欲拂朱弦已惮烦。凉意感君持寄我,雨声花思满胸存。
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
银纱窗子,渍苔痕都坏。几摺雕栏断犹在。这凄清、池馆花也慵开,便开了,料得也无人戴。
柔肠无可断,脉脉西风,减尽当时旧腰带。一桁小回廊,病蝶飞来,怎瘦得、更无聊赖。
又满地、蕉阴夕阳时,悄负手、沉吟退红帘外。
今我乐矣,渐解尘缘。藏修还谧,始于今年。八十有六,十一师签。
同生之士,艾耄涸然。我孙森森,玉立满前。仰忆宗祧,瓜瓞绵绵。
升高有屐,临流有船。邀我良友,矢我新篇。退休于室,守真尚玄。
不忮于人,不求于天。诏尔后人,勿忘勿愆。
鱼槛春深展钓丝,庭松影里坐移时。百年寄傲聊容膝,十亩闲居半是池。
临水自怜长寂寞,看花不语苦寻思。花如解语还应道,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