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楚云:指楚天之云。
高楼:指芙蓉楼。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赏析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

  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寒语”指的是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是指作者和辛渐夜晚到达润州,润州古代属于吴国,所以说是入吴。当时王昌龄作将江宁(今南京市)丞,他从江宁启程,送他的朋友辛渐来到润州,在此分手,辛渐独自去往洛阳。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秋雨满江的夜晚,我们来到润州。“寒雨连江”的景物描写,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含蓄的写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指的是黎明,客,指的是辛渐,楚山,指的是楚地的山,辛渐前往洛阳要经过楚地,这里,以“楚山”指代他的行踪。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色刚亮,我就在芙蓉楼上为您送别,远望那一片楚山,令人感到孤独,“平明”承接上句的“夜”,写出了离别的仓促,夜晚同来,黎明分手,来不及在此地漫游,是令人遗憾的。“楚山孤”这个景象,即写出了楚山的孤耸,又写出作者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心情,可谓情景交融之笔。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指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洛阳,指的是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著名城市,那里有作者的亲朋好友。相问,如同说“问你”,冰心是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如同冰块儿;玉壶,玉石制成的壶。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

创作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在开元二十七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并作下此诗。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你喜欢
眼底贫家计,多时总莫嫌。蠹生腾药纸,字暗换书签。
避雨拾黄叶,遮风下黑帘。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
小窗闲适。云髻亸肩,香肌偎膝。玉局无尘,明琼欲碎,春纤同掷。
不争百万呼卢,赌今夜、鸳帷痛惜。好忍马儿,若还输了,当甚则剧。
仙宫已降敕,雅有新迁除。
乞为此阁使,云物屡卷舒。

玉屑金波各眼尘,如何牵役不知勤。往来扰扰天机乱,那似端居对此君。

英明庐江守。
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
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
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
愿入兰台宫。

湖水中央地可农,龟蒙游处有遗踪。沙坪接畛田千亩,玉溆通桥路几重。

凭雨阑干接荷叶,跨波亭馆夹芙蓉。开门便有阳光入,曝背观书好过冬。

茹芝商岭见时清,来望重瞳日月明。径去似知真主意,东游不为羡门生。

睡龙未觉山泽枯,其谁濡幕待不虞。炎官弭节飞廉怒,小屋旋彻大屋涂。

郁攸飞空百鸟噪,煇赫照树腾猿呼。绿林灰烬一瞬耳,况乃田父蜗牛庐。

天公似惜诗人癯,约束风伯为回车。百神救廪鸟工往,不待绠缶浇焚如。

尚令太瘦逢饭颗,幸未饥死同侏儒。怪奇敢追陆浑韵,吊贺不必参元书。

作诗嘲诮供一笑,逢人举似应胡卢。

玉栋璇题耸阆风,牙签锦褾彻宸聪。天临宝鉴虚空上,人在冰壶皎洁中。

列圣皇明齐日月,百年文物烂云虹。抱经莫讶儒冠冷,映雪谁能禁籍通。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坳径石?牙,梅枝碍竹斜。旧封妃子墓,残照觉王家。

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

东风吹香荡晴昼,长安宫苑花如绣。海棠一夜拆轻红,淑气薰蒸困醇酎。

太真徙倚沈香亭,宿酲未解春冥冥。眉峰敛翠翳秋水,侍儿夹拥花娉婷。

玉床腻滑芙蓉展,水沈烟袅金屏暖。丹腮融润珊瑚温,宝钗斜鬌乌云绾。

上皇玉笛那敢吹,地衣红皱靴轻移。传令别殿罢歌舞,流莺不语游丝垂。

渔阳鼙鼓边尘动,台阁无言卿士懵。妇人一睡四海昏,主闇臣谀总如梦。

翠华西狩九庙隳,祸胎未剪三军疑。马嵬之梦生死诀,一时悔祸人心归。

骊山举燧供欢笑,犬戎蹴踏周原草。丹青谁写春睡图,后世不须箴太宝。

淡荡羲皇卧,英雄河朔杯。斯人难复起,古道日尘埃。

斗捷山多径,全生木不才。两端终易剖,决策是归来。

初持诏节下宫衙,四牡临门敢顾家。稍远郊畿还感慨,却瞻原隰自光华。

使行万里谁非病,义重千钧始拜嘉。遥指燕山数归日,都城犹未有多花。

折花和露贮荆篮,数到眠三起亦三。不望络丝学天女,双蛾珍重赧华蚕。

梦绕巫山十二峰,朝云如画楚台封。何如但作双飞蝶,花海春深处处逢。

驿路伤新鬼,心惊古战场。争名连广武,分地限荥阳。

落照林烟白,吹沙野渡黄。可怜天上水,空为客苍茫。

旧是瑶阶玉筍班,早乘白鹿出人间。
朝依汉殿参玄典,夕护仙炉炼大还。
三月崆峒传帝录,千年姑射驻童颜。
马家仙井家园在,何事青牛远渡关。

山居鲜尘事,杖策穷幽寻。言逾大晏岭,古寺香山岑。

狞犬吠来客,饥鼯窜高林。上人别六载,颊上霜髭侵。

意气类畴昔,谈笑披胸襟。此时尚世法,何尔犹童心。

得非凛师训,不敢违遗箴。红芳艳初绽,碧荈香频斟。

疏钟听清越,夕照平湖阴。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

笔力空今古。公孙剑舞张颠墨,堪相匹。千载成三绝。

烟如萦。云如迎。一更钟定野魈鸣。

不识人间字,遍寻中国泉。发长能一丈,齿少亦千年。

山辟居牙气,舟消黑蜧烟。绝餐知几度,危坐未曾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