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夜中望北极,北极繁星多。黮䨴少微光,天门空峨峨。
天雁下洞庭,凄霜回平波。木兰不可搴,遑问君山萝。
摧恻大夫玉,于世辞媕娿。披发抱素琴,弦以巫阳歌。
巫阳有佳人,窈窕亦娟好。一睇饵万谤,蒙面悔不早。
何如哀哀猿,心容坐枯槁。槁容同枯木,槁心同死灰。
可怜大泽荒,不见朝云台。但有泽上山,绝壑千丈颓。
壑断难上天,沈心哭九渊。九渊黯无底,谁能穷其涘。
秦中幽胜地,乃在终南山。盘石负磊磊,清泉散潺潺。
侃侃古君子,亹亹泉石间。图史纷座隅,衡门昼长关。
种菊飧落英,袭芳佩秋兰。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馀欢。
鸣鹤时一来,似爱孤云閒。孤云不能飞,鸣鹤遂空还。
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羲和驶春晖,岁晏霜露繁。
感物有深儆,怀哉邈难攀。
滦阳河畔女如云。生长不识江南春。大字青帘卖官酒,莫辞注玉更倾银。
调御真人植大树,浩劫洗尽雷云痕。幽光独留太古色,秀色占断桄榔村。
盘根错节几千尺,太阴惨澹龙蛇奔。宝坊百事付陵谷,休上人笔悬沙门。
岂知此树亦千古,老干尚作新花繁。淋漓夜半战风雨,雷公电母相吐吞。
天年屈指几轮转,长松偃柏皆儿孙。要知菩提本无树,于有佛处谁能尊。
塔铃丁东吉帛裂,诃子错落钩辀喧。庞眉老僧憩寂坐,石幢风细搴经幡。
何王宫殿化佛国,金枝玉叶空无存。牧歌樵唱自今古,春风秋月磨朝昏。
词客凄凉半亩宅,废井尚罥蘋婆根。梵王宫前种秋菊,连天腐草流萤燔。
贝多写经大无量,试与桃梗从头论。护持此树龙象力,冰雪排尽留春温。
湟槃草木尚不朽,托根何不祇树园。
房中不坐坐蒲团,白碗持来日两餐。时有馀闲勤针指,红帮剪样话多端。
共道西岩好,明朝最上登。寻山洵有约,拨草得无曾。
古径从云卧,新诗共客徵。閒吟聊自适,跌宕信乌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