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
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大军从驰道回来,把小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
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注释
鞍(ān):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旌旗(jīngqí):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鸣筝:弹奏筝曲。
飞尘:飞扬的尘土。
建章:建章宫的省称。汉武帝所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红妆漫绾(wǎn):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绾,盘绕起来打结。
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骑(jì):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拜侯:授予爵位。拜,授官。侯,侯爵。

简析

  《青楼曲二首》的第一首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仿佛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诗人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个画面上的方法,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将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

  这少妇与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这可从《青楼曲二首》的第二首诗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就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小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的场景。因为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而是写她从楼头“遥见”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看到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景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能够整齐地在市街上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再现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你喜欢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少驰贤孝誉,来配颍川家。
虽夺共姜誓,曾无贤母瑕。
一乡蒙爱惠,百口藉生涯。
享福逾中寿,归与勿怨嗟。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
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
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供帐洛城边,征辕去莫攀。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遥应行路者,偏识綵衣斑。

往年与子游扬州,红蕖尽落陂塘秋。秋风吹江上,海月照见苍烟吹笛之孤舟。

形骸放浪各无累,钓竿只欲垂沧洲。君后文辞动天子,起家簪笔承明里。

我复逢君向凤城,对把清尊思故里。春日辞君返乡县,江草江花不相见。

何意昨宵明月来,重照扬州故人面。一麾出守未须嫌,且泛江南水如练。

江南水暖扬州城,亭阁半空弦管声。垂杨一棹千丝轻。

船窗玉面歌童出,捧手迎君如有情。锦帆画舸竞朝渡,翠袖红妆看晚明。

松风吹入栖灵寺,一片斜阳渡江至。江云叶叶向南飞,绕遍吴山万重翠。

青山虽好不留君,为念来朝复愁思。愁思迢迢送别离,劝君努力向天涯。

凤皇须下滇南郡,处士虚声何足奇。

西舍槽头溜溜,南园鸟弄关关。
数觥香醪独酌,一树梨花半残。

江北江南雪色昏,白头骑马向中原。不知天地寒如此,犹有遗民问寝园。

群彦英英祖国门,向来宏长属平津。临歧独下苍生泪,八百孤寒愧此君。

倾别酒,促归轮,壮怀枉自托风云。剧怜彩鹢乘涛处,亲见蓬莱海上尘。

自古徒兵泽潞雄,选齐尤见四州公。堂堂气与鼙声壮,闪闪旗翻日脚红。

花残院静昼阴长,困思瞢腾下绣床。
肯信村中蓬鬓女,夜灯辛苦织机忙。
采采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奈烟水、龙沙路遥。碧天迢递,白云何处,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唐夜潮。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千峰尽处日脚动,百鸟绝飞云色愁。
帆樯散乱点秋叶,蛟龙出没如猕猴。
天门荡久恐将裂,碣石漫过能不柔。
未知尾闾果安在,只见万水皆兼收。
将军教我认绝域,日本西户东琉球。
去去如奔马,来来无尽船。
人心似江水,日夜向吴天。

羽毛鲜润望依稀,睡足晴窗展翅微。唤母但能啾唧语,恋巢犹怯往来飞。

楝花庭院春如许,梅雨池亭客未归。睇向画梁容卜宅,争如随分著乌衣。

南山陈迹遍搜寻,好景森罗直万金。
别后不知谁念我,经营偏费主人心。
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
驯优日已长,狎近如家豚。
妇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
毕竟噬翁死,宁复顾前恩。
人皆笑翁痴,我独为翁冤。
莫涉银汉水,莫登青云途。
无波能覆舟,平地亦摧车。
曾参终杀人,薏苡为明珠。
但识谗者巧,孰云听者愚。
浮生似幻化,是非两空无。
何如东门侯,种瓜手自锄。

夜雨新晴后,千山翠欲流。鸠呼深树里,潮落断桥头。

风定鱼浮水,烟消人倚楼。耕夫各欢忭,四野发清讴。

建水南行旧路斜,石桥青竹野人家。
相思不及双飞鸟,红雨溪头又落花。

水落滩声走怒雷,僧楼门面峡江开。山云忽起天乍暝,一十二峰飞雨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