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
使君清怨满江皋,汝海秋深尺素劳。当日往还门下吏,那知犹有范功曹。
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
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芦花冥冥水浅浅,杨叶索索烟苍苍。
潘子挥长笺,篷底坐焚香。四座分酡酥,倾杯无酒浆。
江东步兵自行炙,邺下才子调银簧。舍棹入翠微,扶石憩山馆。
石林崩滩路不同,高松无人鸟相唤。前坂穿稻畦,樵径忽下断。
古藤摇寒柯,红桕落将半。榆风柽露变殷紫,杉阴桧枝翠交乱。
几时饭黄精,直上铜山颠。一为鸾凤音,万壑皆泠然。
日夕下兰坡,高歌齐扣舷。手拂冠缨弄鱼鸟,葭汀空影相澄鲜。
渔网冲烟沙岸直,水光尽作明霞色。回看松路起昏鸦,云暗山门众山黑。
菤葹心未发,蘼芜叶欲齐。春蚕方曳绪,新燕正衔泥。
野雉呼雌雊,庭禽挟子栖。从君客梁后,方昼掩春闺。
山川隔道里,芳草徒萋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