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骨相屯,气宇尘。浊不盈,臞不清。视汝形,肖汝身。无古心,无时名。
乃久生,真幸民。
虬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卷扫。寄声幔亭云,行拜散人号。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春草期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东村五亩园,荒秽久不治。荷锄种豆苗,爱此膏土肥。
森然已甲坼,保之若婴儿。群鸠竞拂羽,俯啄思无遗。
傍麾虽稍却,投閒复在兹。一啄不汝惜,再啄苗已稀。
剜我心上肉,充汝肠中饥。汝饥诚可怜,矰?那忍施。
桑林正沃若,桑椹方垂垂。椹熟可醉饱,林深无危机。
恩怨从此释,斯园勿重窥。鸠鸣对心臆,群然亦高飞。
绝意纷华百不求,先生自是忘机俦。山深林密长遗世,可是淮南身后不。
元贞元二祀,我颐未垂髯。吴游一长铗,欲以钝髯铦。
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在我履藉正,从渠藩级严。
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
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我戆但耳受,语味讵能餍。
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
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
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听谈虽亹亹,闭息但厌厌。
道逢美少年,进止一无嫌。揭子髯我言,其人详视瞻。
家微百金产,架有群书签。煌煌定武宗,缅彼世泽渐。
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我髯想颜色,覆鉴并收奁。那令毁龟玉,不卒举鱼盐。
促坐席屡改,风回雨飘帘。寒厅恶草具,觞至时一拈。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又闻日月华,西沦则东暹。藏景閟阳曜,出幽悬素蟾。
木功能拯涣,地道有流谦。育材我岂敢,赠子以安恬。
我歌实激烈,谁髯晰与黔?迟归絮我酒,宿草尔其沾。
解组归来暑复寒,欣逢今岁杖乡安。最难绚烂能平淡,忘却当年作宰官。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人生若寄,抱恨如何?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匪善奚敦,聆善若始。
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云胡以亲,念兹厥初。
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接迹高轨,历世重光。
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