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岁月生涯短,诗书世泽长。今看墓木拱,犹自被恩光。
片帆马沙渡,髣髴牛渚侧。江光漾云根,窗间常五色。
过逢父老说崧阳,何武思遐白昼长。公自东甸隆砥柱,民从南国咏甘棠。
莺花四野春风永,桃李千秋湛露香。知是讴吟图不尽,更瞻畏垒祝庚桑。
城中十顷湖,云水相演漾。春风破冰谷,拍岸新流涨。
平铺鸭头绿,澹沲葡萄酿。朱甍媚孤屿,梵宇丽相向。
万瓦生清晖,千花联锦帐。晨曦照炯炯,芳气浮泱泱。
日暮姿态妍,烟霞渺空旷。谁将水仙镜,聊借诗人仗。
卧护五羊城,追怀老诗将。微吟示清野,鏖战得闲放。
变化无端倪,虚无落名状。坐令湖上景,胜绝神宇王。
当时经行地,藻丽随屦杖。斯人今则亡,物色亦摧丧。
它年牛马走,曾拜丈人行。尘埃久漂泊,岁月成漫浪。
问讯懒堂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