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地脉东南一线开,千流万?几时回。恰从瑶圃峰头去,又逐银河天上来。
白鹤东飞去不回,不知何处是蓬莱。汉皇虚筑迎年观,嬴帝空馀望海台。
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
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
石林古村郁深窈,几处楼居插晴昊。主人喜我携客来,隔屋频呼酒家保。
老来厌受樊笼束,十日山行恣幽讨。世间万事良可知,一杯且此开怀抱。
座中高士毛云庄,满腹诗才斗葩藻。自从偕我林壑游,得句几回惊绝倒。
况逢地主亦善诗,时出新篇慰枯槁。安得思如刘沈辈,席上同吟醉歌好。
窗萦月练爱宵迟,楼度日车嫌曙早。众宾固尽新知乐,贱子独怀心慅慅。
有家远在越水东,数口漂流千里道。身心已同风撼木,寿命何殊露垂草。
柴桑未返彭泽翁,同谷空悲杜陵老。好?涧水添酒杯,尽把閒愁醉中扫。
东海孤臣栖止后,清波瘦石总堪伤。忠魂黯惨埋殷血,谏草流传想皂囊。
半劫莺花梅尉市,百年风雅郑公乡。遗民孝义终衔恤,此日谁探眢井藏。
去年宣府建行宫,今岁榆林驻六龙。闻道巡关张御史,曾回圣驾在居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