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垂堂一跌血面,闭閤三旬裹疮。有佛至维摩室,无人拜德公床。
生业清谈外,浮名痛饮馀。谁令力如虎,坐使食无鱼。
壁冷犹鸣剑,床空未卷书。呻吟待河润,秋柏只遗墟。
凝香句满空同石,静向东山卧白云。夫子自能明易学,众人谁解识玄文。
空江短棹自诗卷,别岸飞花扑练裙。到得带园春已过,煮茶应共竹间分。
莎雨前宵打布帆,柳花今日扑征衫。催春杜宇怨春酣。
天有心情云破碧,风无气力水捼蓝。销魂时节在江南。
城东与城西,相去咫尺耳。不得同朝夕,譬如隔山水。
况兹历三秋,正复累百里。念我谁与游,怅然岂能已。
古人称莫逆,未必居密迩。自嫌感豫深,更失笑谈理。
寡陋使心忧,空虚见人喜。观过而知仁,且当谢君子。
古香斋头两株柏,出土根同干如劈。主人斋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
虬枝击斋斋已破,拔地青苍刺天黑。森然四角沈阴满,日出当心不能赤。
人间落落古丈夫,天半亭亭挺孤直。饱经雨露颜仍黝,不与凡姿竞颜色。
主人爱客客奇绝,三十年前住昕夕。客行握别树始栽,树竟几番长过客。
今来盘薄山斋内,树与主人皆素识。摩挲抚树对主人,可惜主人头竟白。
客今行周三万里,树亦添高廿余尺。祁连山头樠木满,曾逊此株雄且特。
顶平不待修雷斧,干老偏能挽风力。枝经数折撑霄汉,根已三重透泉脉。
因思复有三十年,树欲抉天人入穴。沈吟不厌百回步,徙倚每闻三叹息。
十围栎树枝皆俯,半里松涛响谁敌。心空早厌禽巢闹,眼冷静将入海阅。
商量何物伴岁寒,移得园东丈人石。
圆月吐青□,萧寥天宇宽。凝光与空□,虚寂两无端。
露重草衣湿,□□竹泉寒。欲持高洁意,长此共林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