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首尾绾合,章法整然。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后两句表现主题,从诗题的“还郊”而想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首联写明还郊的原因,开笔点题。嘿语,《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嘿,通“默”。岩泉,山水。这里的“兼嘿语”暗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志向道合者,希望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
次联选择植物传神写照,富含情思。草绿萦新带,《太平御览》九九四引《三齐略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馀,坚韧异常,士人名作‘康成书带’。”榆青缀古钱,榆荚形状像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这两句诗观察、描写独具悟解,景象玲珑,清新隽永。
第三联转为描写动物的活动,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用动感极强的词“侵”、“人”来形容鱼、鸟在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万物的勃勃生机,提炼得生动准确。
第二、三联描绘出“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光图,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融情人景,情景交融,设想灵巧,表达新颖,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尾联与开头照应,组织得当。这里用张衡作《归田赋》的典故暗寓诗人想要回归田圆的愿望。
寿酒年年泛菊花,依依嘉会忆君家。眼中旧梦都相似,只少刘郎手画叉。
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谢公今隐东山上,海内其若苍生望。
东山何在云悠悠,乃在会稽东海之东头。朝攀扶桑枝,夕饮严滩流。
谢公昔日登临处,今日公来还钓游。林间世事阅来久,自信忠贞能不朽。
蜃嘘楼阁倏当空,世上浮名亦何有。嗟予壮岁每从公,公之心事吾能通。
嘉谟动得明主顾,劲气直犯奸邪锋。奸邪作奸今亦已,中外望公犹未起。
老松眠壑无万牛,大材为用真难耳。平生不识五侯鲭,屈铁为钩非所能。
谗烟谤燄久自熄,不烦桓伊仍抚筝。
一翁二季向皇都,未必遭逢事太殊。祇惜翰林欧学士,当时书让蔡君谟。
历山草堂最深处,长史题诗久仙去。南峰衲子营精庐,杖履经过重游寓。
公垂遗迹留山隈,数卷长依佛火开。栖迟颇自爱岩壑,憔悴岂即期公台。
浮沈幕下名逾重,政府倾危相遘弄。频遭迁徙忘恩仇,岭海江州均一梦。
沙堤筑就近悬车,追忆前游愿遂初。何日重寻石泉寺,妙香灯影读残书。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
前身应是此花身,到处先逢送酒人。开向霜天还倔强,移来月地倍精神。
英餐楚泽情非俗,秀撷陶篱句始真。三径莫嫌颜色淡,胸怀原不染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