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是点明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寒雨连江”则是表明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三四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世人竞羡春花早,我说秋花迟更好。春花从无百日红,惟有秋花偏耐老。
花花相对换新年,观者一时齐称妍。当筵不惟菊度岁,寒梅一树相比肩。
此物何为同位置,老圃孤山争献媚。留此孤标傲世姿,化工指点非无意。
君不见西湖处士家,水边篱落枝横斜;又不见五柳先生宅,葛巾大醉欢今夕。
抚时且共霜中守,乘兴看花兼把酒。劝君畅饮延龄杯,劝君小试调羹手。
密蕊临风香细。艳雪几枝分缀。不复结春愁,占断小园秋霁。
庭际。庭际。妒杀一丛丹桂。
酒酣放步踏青山,奚囊未许秋风间。出笼野鹤不受缚,萧然行经非人閒。
杜康池上满秋草,芒鞋落地青莎倒。石碣深深不可扪,清冷一曲芦花老。
先生造酒复善饮,放杯一旦事沈寝。朝霞夕霏千载红,芙蓉城郭空如锦。
何不破醉淩波来,十千沽酒相徘徊。区区餔歠我亦解,拍肩把臂糟邱台。
先生不醒我亦醉,树根路入斜阳坠。眼前樵牧都忘机,短犁比犊耕山翠。
竹林深处持竿人,钓钩不直衔金鳞。买归烹治复置酒,陶然留作无边春。
尖风荡漾帘波冷,游丝百尺飘香径。湿翠愁红入卧屏,梁间双燕参差影。
金钗堕发春眠重,可怜春去愁难送。花开花落费商量,凭谁唤醒流莺梦。
柳棉榆荚正悠扬,悄倚桃笙空断肠。芳菲莫怪春光老,人世年年损靓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