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也有说是指卫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赏析二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猜你喜欢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
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江左风流不乏人,能将佳思洗埃尘。坐中炜烨当时士,庭下扶疏上古椿。

日永清阴怒鹏翼,月明翠影闹龙鳞。云泥路绝无由到,犹欲乘槎一问津。

渡海登仙籍,还家备汉仪。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
积水浮魂梦,流年半别离。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

虎头不以丹青闻,亦不愿策词场勋。飞而食肉万里相,直与禹迹穷风云。

单书立偃鲸鲵浪,尺棰能穿虎豹群。扫瘴铜标伏波塞,挥炎羽扇渡泸军。

舌端芝草九光色,腹里龙泉七曜文。有酒时夸北海相,无钱却爱信陵君。

辅吴将军张子布,每推元叹参幕府。钱塘健儿裂肝胆,北平飞将归肺腑。

万户侯章许谁夺,五单于颈唯吾组。纵横巨笔抹燕然,罩历长绳贯元兔。

天下英雄尽公等,老夫楚服甘龃龉。壮心几遣唾壶缺,侠语终为蒲团阻。

酒阑听汝歌都护,乌鹊翻呼曙星吐。似闻书记礼曹丘,莫令但奏渔阳鼓。

夜堂娇语坐生嚬,眉目分明画里身。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

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

地与江淮近,乡人慰久暌。重看斑竹泪,还听鹧鸪啼。

湘水晴波远,苍梧霁色低。不知春日静,何似在濂溪。

次翁情义高,不在古人下。惠我春山芽,清吟为增价。

记得西窗无,言诗遂及雅。且待李张来,说子到清夜。

寒入冰丝响玉琴,燎炉宿火费添薰。梦惊窗眼疑留月,起看檐牙有堕云。

三白预知窗岁稔,一杯聊敢破朝醺。踵门佳士欣相顾,袖出名章过所闻。

日落大江黑,月上万山静。独客坐寒窗,孤云起前岭。

短棹吴歌花满川,春帆愁断《蓼莪》篇。小溪蘋藻墦间祭,春雨桑麻墓下田。

黄壤有灵终异土,青山无树半荒阡。伤哉巴峡松楸路,狐兔苍寒六十年。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
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行装不及备,西去偶然诀。孟夏出都门,红尘客衣热。
荒城见羊马,野馆具薇蕨。边境渐无虞,旅宿常待月。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壮志安可留,槐花樽前发。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木炭供来日,陂塘半涸冰。草枯归牧马,寒重敛飞蝇。

沙渍衣多垢,山童雪不凝。客游闲戏笔,真个悟三乘。

日没崦嵫后,倥偬奋浙东。单身扶弱主,廿载守孤忠。

建国鲸波里,逃生狖穴中。南屏遗骨在,尺土仰英风。

荷花桂子入新图,柳七才名莫浪呼。且擘荔支消夏去,风光占住小西湖。

天左旋,地右转,古往今来经几遍。金乌飞,玉兔走。

才方出海门,又落青山后。江河波渺渺,淮济浪悠悠,直入沧溟昼夜流。

垂垂杨柳暗溪头,不问东西却自由。
几度醉眠牛背上,数声横笛一轮秋。
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
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
秋风满巾衣,洛水行饮马。
山川气象老,身若在士画。
嵩云知客心,峰色如扫洒。
荒草遍丘墟,沉吟动舒泻。

物候临烟岛,年华处处同。灵旗迎帝子,璆佩响春风。

淑气归青柳,馀寒付朔鸿。况逢晴此日,相庆卜年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