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贺诗中较为难懂的一首,历代各家对此诗的解说可谓五花八门。具有代表性的有三说。
一、长生说
清代的王琦认为“此篇旨趣全放楚辞九歌,会其意者,绝无怪处可见”。他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人们为了长生祈求湘神弹琴以迎帝子,以冀望其神之来格以及帝子之不肯来格,景象寂寥的情景。同时他根据《山海经》中的一段话指出诗中的帝子是天帝之女,而非《楚辞》所称尧女之帝子。近人在《李贺诗集》中也指出此诗的主题是祈求长生,“首二句说月明雁啼,水天相映,是先就其地描画一下清空幽冷的光景。三四两句说,世间虽有求不死之药,只有求水神去迎接帝子下降,赐以长生。后四句说山头老桂散发幽光,水中雌龙怨呤,不见神来,惟见群鱼随着小神驰走,不得已只好姑且把珍珠投献,祈神鉴祭其诚,或能赐以降临。”但叶葱奇认为帝子是死为湘水之神的尧之二女。
二、讽刺说
姚文则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元和十一年秋,葬庄宪皇太后。时大水,饶州奏漂失四千七百户。贺作此讥之,云宪宗采仙药求长生,而不能使太后少延。九节菖蒲石上死,则知药不效矣。帝子指后也。后会葬之岁,复值鄱阳秋水为灾。岂是湘妃来迎,桂香水寒,雌龙怀恨,相与送奏哀丝耶?”
三、对比说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则说“似为公子之为女道士者,玩末二语亵渎见之。题曰帝子,本《九歌》称尧女者。‘湘神弹琴迎帝子’以上四句,咏上古二妃之幽贞,以下四句咏后世帝女之宕逸。上是客,下是主。”
转午风休陡觉来,绵衣脱尽旋开轩。乍寒乍热难调御,厚薄随时体自安。
帝遣春风来蓟门,吹作蘼芜绿遍野。我本商山采薇客,遇尔潇湘佩兰者。
鞭龙直上商石宫,披云高卧昆仑下。袖里瑶华寒不开,洞口新松翠可把。
一酌沧江破几筵,词组青山堕杯斝。君不见长安意气五陵豪,笑杀文园病司马。
西风凉客衣,弭楫沧江浔。晚吾事潇洒,聊复此登临。
云容不碍秋,清樾有馀阴。烦心洗东波,寸目明遥岑。
樊笼脱鸟窘,摇落吊蛩吟。莽墟阅今昔,长慨抚孤镡。
故楚冠剑尽,物情几浮沉。怀哉岁将月,无为空滞淫。
持语朱陵翁,须矣吾抽簪。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公今何在,我田我耕。昔公未来,潮齧我堤。
浩浩洪流,浸我稻畦。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
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
靳公靳公胡不留。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泬寥千里寒空色,谁教玉龙轻占。望里仍飞,愁边又聚,不许梨花香泛。
阳台恨敛,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梦雨苍凉,楚腰羞向近来减。
探梅曾约旧崦,鹤衣寻径处,幽境空念。澹欲黏天,浓应酿雪,赢得今番凄黯。
山螺翠掩。更隐约疏林,墨痕低染。界破冥濛,冷鸦三四点。
搴幽缀山楹,解辙弄薜荔。上交杉篁音,下瞰欲无地。
激波澹花林,翰墨散春气。半壑异昏明,瑶琴枕独寐。
窥庭如在山,探山山晖閟。有时风雨来,襟带乱空翠。
应闻天鸡鸣,或与猿鸟值。出入径寸间,森然万象植。
云物敢秘精,造化同得意。玄黄改橐籥,阴阳无根蒂。
振冠千载上,浩荡骋灵辔。
苍苍孤松外,更有一林竹。徘徊松竹间,数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娱,清霜忽忘肃。正喜餐黄英,有客来不速。
坐客静相对,狂谈惟我独。城东晚香叟,新诗示一轴。
为报岭头梅,驿使已相属。我欲祷苍苍,留此东篱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何须白衣至,醇醪吾自足。
刚近春分一日晴,晓莺啼破梦初成。半干半湿溪边路,欲去欲留花下情。
闪闪移灯回绮席,厌厌听雨逗严城。醉余诗思侵苔径,屐齿沾泥也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