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从第三句开始专写一个采玉的老汉,忍受着饥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复一日,就连蓝溪里的龙也被骚扰得不堪其苦,蓝溪的水气也浑浊不清了。“龙为愁”和“水气无清白”都是衬托“老夫饥寒”的,连水中的龙都已经这样了,人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两句就“饥寒”二字作进一步的描写:夜雨之中留宿山头,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饥,采玉人的饥饿可想而知。“夜雨冈头食蓁子”这一句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杜鹃口血老夫泪”,是用杜鹃啼血来衬托和比喻老夫泪,充分表现了老夫内心的凄苦。
七、八句写采玉的民夫经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厌恶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惨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对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长。这种写法很委婉,对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间。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山崖间,柏林里,风雨如啸;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一条条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只见那绳子在狂风暴雨中摇曳着、摆动着。就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刹那,采玉老汉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这种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娇弱的儿女,他自己一旦丧命,那他的儿女就将很难为生了。
早于李贺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蓝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诗是这样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对比之下,李贺此篇立意更深,用笔也更锋利,特别是对老夫的心理有很细致的刻画。
《老夫采玉歌》是李贺少数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奇想。如“龙为愁”“杜鹃口血”,是奇特的艺术联想。“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这些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浪漫情趣,体现了李贺特有的瑰奇艳丽的风格。
从结构上说,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阶级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愁苦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颇见李贺不同凡响的艺术匠心。
洋洋牂牁水,万里番禺通。百川灌其西,三江潴而东。
分源自夜郎,合流趋郁铜。势束高要崄,声奔昌乐泷。
春膏溉雄田,夏涨挟旧风。滔滔安所归,溟渤朝祝融。
崩波吭一门,喷激争其冲。竦石尽壁立,沓潮声相舂。
我舟朝溯洄,暮犹双阙中。飞峡有惊瀑,穿林多横峰。
耽兹山水胜,挂帆时来从。楼船想杨仆,策略怀唐蒙。
奇道乃自泄,偏霸知将终。裸国亦称王,矧尔臣佗雄。
中华当拓境,扬越先成功。前军寻陕破,后骑石门攻。
蠢尔一州主,汉为天下宗。
花明帘,柳暗月,渐黄昏时节。初换罗衣,悄傍玉阶立。
过了挑菜佳辰,秋千院落,还直恁、轻寒恻恻。
漫凝忆。应惜似水华年,无言倚瑶瑟。香冷熏篝,绡帐正愁入。
须知露湿苍苔,被他蟾影,偷照见、断红双靥。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
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
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
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境是旧游处,苍凉非昔年。疏花全著莽,小沼半藏烟。
掺手缝要襋,当时按管弦。始知铜雀恨,应为一潸然。
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拖筇纵步入松门,寺在白云堆里住。
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
月明山鸟乱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户。令人彻晓忆匡庐,作诗先寄江南去。
投子投子,机轮无阻。要吞即吞,要吐即吐。若还殢齿粘牙,争得超今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