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贺集中,这首诗的写法是很独特的。
李贺作诗取法于《楚辞》早已是定论,至于有人说李贺之诗“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褒扬亦甚。可能是李贺太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吧,其诗趣实迥异于楚《骚》,走入幽冷鬼怪一路。从而人们往往忽视李贺也曾从南朝乐府民歌中汲取过养料。这首《绿水词》就是明证。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在内容上与南朝乐府多言男欢女爱相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来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诗人此番一反常态,诗歌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很多词语还直接取自于乐府民歌,读来清新可爱。素性忧郁的诗人难得有这般轻快的心情。虽然此诗的主题,是良夜思忆所欢,中间渗透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但这在李贺已是很少见的了。
除了李贺在此诗中的“取径”南朝乐府问题外,诗句本身几乎不用加以解释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梁武帝有诗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又有人据别书说阿侯是妓女,此句则指诗人所想念的女子。梁武帝的诗很明显是从民歌中汲取养料的,阿侯也许是当时民间所传的人物。李贺此诗的第三句又从汉李延年的诗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无从寻觅,诗人心中因惦念她而产生许多遐想: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谓: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说诗人苦苦地思念她为她而忧愁。意谓:她该先把莲叶拿来送给诗人。
比较一下南北朝时的《采莲童曲》:“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不难发现,李贺此诗的后半首与这首民歌的措词、含意非常相似。李贺平时作诗冥思苦索、呕心沥血,奇峭的风格往往使人们忘记李贺创作时曾那样苦心孤诣、曾经精心雕琢,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见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来的,而以这样洗炼、明快的语言表达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感,在李贺实为难得。
春去无花伴白颠,旋栽红艳照霜前。髯郎莫剪柔柯去,留作秋风一醉眠。
箭缺搀天知几重,半山聊复憩吾慵。孤臣何处埋幽愤,高阁閒来坐晏舂。
深院潺湲鸣剖竹,悬崖矹硉偃长松。回船又过枫桥去,卧听寒山寺里钟。
除夕轰爆竹,百鬼尽惊号;穷鬼独倔彊,不随诸鬼逃。
髣髴见形影,庭前啸且翱;慇勤随穷鬼,微躯久相劳。
谓尔增我德,我德故不高;谓尔忌我才,我才亦不豪。
兢兢保方寸,仅不效时曹;胡为长嬲我,愁绪日抽缫。
近得滇南信,王师新奋鏖;逐北出黔、楚,剋期荡腥躁。
气运渐光昌,威福自上操;行当覈名实,屈伸变所遭。
料尔鬼伎俩,安所用丝毫!鬼闻而惭惧,跳走如猿猱;
儿童争逐之,嗾犬噬其尻。门庭幸肃清,来朝省画桃。
木密垂枝手可亲,娵隅罗勒味尤真。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庭树有阴僧结夏,野花无语女怀春。清风一榻茅檐底,六贼三尸犬许驯。
下帷闻昔儒,窥园信且逸。聚学丛烟郊,栖遁事环筚。
戢景谢归年,税驾空悠日。庭露已沾衣,松门向萧瑟。
悯悯神念周,依依惠言密。
王孙应时辟,长才屈卑宦。风烟塞川路,舟楫望江汉。
亲友不能别,离居忍分散。振迹林野隅,行李书策半。
山川战伐踪,胜概溢文翰。幕府慎筹画,机务贵奇断。
况彼古沔城,民生经丧乱。不有君子人,何以解愁叹。
云薄九疑峰,水白湘灵岸。念君远行役,默默动离怨。
玉露光风有至和,道人何物竟蹉跎。如颜尚恨违三月,似孟还须集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