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全诗象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很含蓄。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和别离之悲联结在一起。题名“瑶瑟怨”,正暗示诗所写的是女子别离的悲怨。
头一句正面写女主人公。冰簟银床,指冰凉的竹席和银饰的床。“梦不成”三字很可玩味。它不是一般地写因为伤离念远难以成眠,而是写她寻梦不成。会合渺茫难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本属虚幻的梦寐上;而现在,难以成眠,竟连梦中相见的微末愿望也落空了。这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别离之久远,思念之深挚,会合之难期和失望之强烈。一觉醒来,才发觉连虚幻的梦境也未曾有过,伴着自己的,只有散发着秋天凉意和寂寞气息的冰簟银床。—这后一种意境,似乎比在冰簟银床上辗转反侧更隽永有情韵。读者仿佛可以听到女主人公轻轻的叹息。
第二句不再续写女主人公的心情,而是宕开写景。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光似水,只偶尔有几缕飘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更显出夜空的澄洁与空阔。这是一个空镜头,境界清丽而略带寂寥。它既是女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和背景,又是她眼中所见的景物。不仅衬托出了人物皎洁轻柔的形象,而且暗透出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孤居独处的人面对这清寥的景象,心中萦回着的也许正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类的感触吧。
“雁声远过潇湘去”,这一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景,和上句“碧天”紧相承接。夜月朦胧,飞过碧天的大雁是不容易看到的,只是在听到雁声时才知道有雁飞过。在寂静的深夜,雁叫更增加了清冷孤寂的情调。“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自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也从侧面暗示出女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古有湘灵鼓瑟和雁飞不过衡阳的传说,所以这里有雁去潇湘的联想,但同时恐怕和女主人公心之所系有关。雁足传书。听到雁声南去,女主人公的思绪也被牵引到南方。大约正暗示女子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潇湘那边。
“十二楼中月自明”。前面三句,分别从女主人公所感、所见、所闻的角度写,末句却似撇开女主人公,只画出沉浸在明月中的“十二楼”。《史记·孝武本纪》集解引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诗中用“十二楼”,或许借以暗示女主人公是女冠者流,或许借以形容楼阁的清华,点明女主人公的贵家女子身份。“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临高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虽只写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楼,但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思,却仿佛融化在这似水的月光中了。这样以景结情,更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
这首写女子别离之怨的诗颇为特别。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象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并不是女主人公的具体心理活动、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和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读了这样的诗,对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许只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情调、气氛却将长时间留在记忆中。
回到诗题。“瑶瑟怨”不仅仅暗示女子的别离之怨,同时暗示诗的内容与“瑟”有关。“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阮籍《咏怀》),写女主人公夜间弹琴(瑟)抒怨也是可能的。如果说温诗首句是写“中夜不能寐”,那么后三句可能就是暗写“起坐弹鸣琴(瑟)”了。不过,写得极含蓄,几乎不露痕迹。它把弹奏时的环境气氛,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曲终时的情景都融化在鲜明的画面中。弹瑟时正好有雁飞向南方,就像是因瑟声的动人引来,又因不胜清怨而飞去一样。曲终之后,万籁俱寂,惟见月照高楼,流光徘徊。弹奏者则如梦初醒,怅然若失。这样理解,诗的抒情气氛似乎更浓一些,题面与内容也更相称一些。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荐以文锦盘珠玑,夜光发屋邻翁知。桂州刺史书成痴,单车万里日夜驰。
囊中已无去年锥,欠此石友相娱嬉。范郎笑我支床龟,忽遣致我重宝赍。
金印如斗不愿携,爱此直欲忘朝饥。君行题舆古端溪,溪石丑好纷不齐。
溪边之人足谩欺,须君眼力为辨之。更作万斛之墨池,为君大书十丈碑。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若与绿杨为伴侣,蜡梅通谱到梅花。
平生有壮志,不解儿女悲。兹晨出门去,忽复伤乖离。
所思别双亲,万里将远违。再拜辞膝下,涕泪交两颐。
去冬在京国,父书累见贻。为言老母病,衰羸殆难支。
念汝久不见,日夕长相思。感此发深叹,傍偟若无依。
恨不生羽翮,清风度郊圻。诘朝抗短疏,顿首叩皇扉。
陈乞暂归省,以慰臣母慈。圣王敦孝理,优诏特许归。
悯臣恳悃意,更赐驿传驰。圣恩诚浩荡,已志尚惊疑。
归来入里门,问讯从邻儿。答云近平复,踊跃喜无涯。
升堂展家庆,小试斑斓衣。童稚尽惊喜,欢声溢庭闱。
亲颜倍欣怿,顾问来何时。江湖多险艰,道路邈逶迤。
况兹雪霜候,恐复伤汝肌。起谢幸无恙,祗惭归省迟。
一荷父母庇,再荷明主知。剪烛坐深夜,开筵泛琼卮。
偕我弟与兄,献寿语嬉嬉。以兹晨夕间,定省得暂施。
于焉洽欢庆,庶用伸我私。岁序忽云改,东风振芳菲。
韶光不相待,王事有程期。促装复载道,欲去不忍辞。
亲故强我别,何堪共凄其。人生穹壤间,出处须合宜。
退当竭营养,进当思有为。我情两难即,徘徊欲何之。
浩歌向空碧,引睇浮云飞。
生儿贵生男,男可应门户。种树当种桂,桂能耐寒暑。
君家有三儿,一一青琼枝。时来三树下,骑竹相娱嬉。
大儿眉宇好,小儿奇绝倒。中儿更可人,比兄读书早。
愿儿读书早,长大俱成名。年年桂花发,来听读书声。
荒荒日已暮,回首兴何长。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
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归卧前檐下,诗成小雨凉。
罗幕长垂,愁城难破。岑岑病怯慵梳裹。贫居曲径悄无人,篱门一带秋烟锁。
邻女传来,香车初过。眉峰轻拂云鬟亸。相邀花圃共谈心,临流斜倚寒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