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作者与韦仁实兄弟的情谊,写得很有感情。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前十二句写伤离别。开篇迅即点题,写“送客”。送别时心情凄苦,故饮千杯而面无红色,“何物最伤心”句,唤起下文,载着韦氏兄弟的马匹已经驰去,马络头上的铜环鸣响,最能使送别人伤心。“野色浩无主”以下六句,描写送别地之景物,秋时天高气爽,野色辽阔,无人管领,斯人已去,空留旷野。目断远处,不胜惆怅,顿时使人心碎胆破。此时只有一行行官槐的青树梢簇聚着,伸向西去的官道上。景物描写中饱含着诗人送别时凄苦的心绪和眷恋的情思。“韦郎好兄弟”已经远去,回想起他们文笔精妙,字字如积叠的美玉,很觉惋惜,不能再和他们说诗论文,徒增伤感。
“我在山上舍”以下六句突然运用转笔,转写自己,慨叹自己困守不遇。先写家园土地之贫瘠,次写催租吏之困扰,夜雨中,催租吏的叫骂声和舂稻声交织在一起。“夜雨叫租吏,春(舂)声暗交关”二句刻画出催租吏雨夜上门催逼租税,农家被迫连夜舂米的辛苦景象,勾勒出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侧影。最后二句说,有谁能像韦氏兄弟那样经常怜念我忧怆的心情呢?唯有苍翠突兀的南山陪伴着我。用问语收结,给人以悠然不尽的想象空间,更具含蓄美。结尾与开篇遥相呼应,韦氏兄弟与自己交谊深厚,所以离别时倍感伤心。
全诗由饮别到送行,到惜别,到思念,并同自己的困境结合起来,真挚,凄婉,感人。
两三闲屋临湖岸,青山对人如笑。十里莺花,半床书画,仙吏合居蓬岛。
幽栖最好。好问讯林逋,结邻苏小。面面轩窗,水风开掩客寻到。
波光一碧万顷,看屏前镜里,时度云鸟。红压阑干,绿侵帘幌,地近马塍春早。
闲吟未了。听兰桨歌来,玉骢嘶杳。陶洗诗襟,乱丝丛笛闹。
小红唱罢浣溪纱,豕圈鸡埘草半遮。玉茗香消堂不见,晓莺啼上玉兰花。
蹇浅闇闻道,螴蜳自焚和。负兹岁阴改,闭阁秋风过。
浓露变园草,号蝉翳庭柯。览时怅颓暮,顾影惊婆娑。
平生江湖尚,薄游不愿多。奚为役外物,况乃淹旧疴。
徂西识艽野,采菽聆悲歌。今昔容不同,情感殆靡他。
劳生共逆旅,驰景均腾波。行矣自免归,息阴安薜萝。
分符同出济南城,揽辔东风并马行。逸兴细看花柳色,高谈深合古今情。
别来并觉新春暮,到处频看缺月盈。绝似当年倾盖者,更期樽酒话平生。
岌岌淩霄汉,风传宝阁香。三朝神翰在,奎壁夜交光。
东君岂是结新知,谁共群芳较疾迟。不但开花高一世,更看嘉实满青枝。
骑马何人冲白雨,乘舆有客看青山。出城自谓身无事,冲雨看山未是閒。
家世江头令,风流竹里仙。海棠烘晓霁,野笋淡春烟。
尊俎违今日,弦歌记昔年。挂冠吾有意,送老白云边。
三河有灵山,下有泃阳泉。山高嵯峨郁而秀,泉性温燠清且涟。
闻君念此将诛茅,未去已觉心飘然。云霄赤骥整初驾,风飙急隼当秋天。
胡为早作宴游计,无乃爱此山泉偏。忆昔京都与君别,回首十年不相见。
今朝执手蛮山中,觉我衰迟颜发变。浮云生态自朝暮,碧草馀葩满郊甸。
人生出处何必同,钟鼎山林各有愿。别君何地更逢君,把酒临江心曲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