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
黄家洞:史称“黄洞”或“黄家”,唐朝时住在邕州——今广西邕宁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以其曾居黄橙洞,故如是称。
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蹙(cù):踩踏的意思。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
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青石镞(zú):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幡(fān):一种窄长的旗帜。点:指点。挥动示意。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
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箙(fú):盛箭的器具。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踍(qiāo):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三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
溪头:犹溪边。唐李端《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白鼍(tuó):鳄鱼的一种,俗称鼍龙,又称猪龙婆。
竹蛇:竹根蛇,剧毒。飞蠹(dù):毒虫名。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射金沙:含沙射人影。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
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
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槎(chá):土著居民之通称。

赏析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巾缠踍三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是写这支部队的“军服”。这“军服”和民服无异,也是够别致的了:他们的“裹腿”仅用彩巾斜缠着的。这一支队伍在溪头傲立,映着正在开放的红紫色的葛花,那艳丽斑驳的色彩也够撩人眼目的了。“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是写黄家洞蛮伏击官军的战事。这一场伏击是这样奇妙、神速,就好似白鼍晚吟、竹叶青蛇、飞蠹突然向人发动袭击一样,不但恐怖异常,也让人猝不及防。这一句王琦解为“状洞中景物”,实不确。因为这样解,此句便游离于全篇。叶葱奇注为写翻船(白鼍)和蛮人之射箭(竹蛇、飞蠹)。又有点过于拘泥。其实这两句就是写黄家洞蛮作战的勇猛无敌、神速无匹的。

  后两句是写战后情景。这里有一个对照:黄家洞蛮在战后,骑着自己的“竹马”悠悠然地回到家里;可官军却屠杀容州的百姓,以人头数交差。

  这首诗的题旨是刺官军的无能、残暴与歹毒。李贺一生,贫病相加,仕途多舛。他对当道者是充满了无比的憎恨与愤怒的。他的诗因此很不乏讥刺时事之作。如《夜饮朝眠曲》是刺当权者的淫逸生活的,《秦宫诗》是刺豪门的专横跋扈的,《吕将军歌》是刺宦官带兵平藩的,《老夫采玉歌》是刺富者榨取采玉工人血汗的。《黄家洞》与这些讽时刺世之作,在批判的精神上是相通的。但这一首诗同情并讴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这在唐诗中又实属罕见。李贺的这一首诗,是超越了阶级和种族偏见的。在这一点上,李贺要比他的师长韩愈——他称黄家洞为“贼”——的思想要先进得多。这首诗应当是李贺诗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虽历经世,又过千载,这首诗的思想异彩仍能在唐诗苑中放射出奕奕不灭的耀眼光华。

  《黄家洞》在艺术上仍是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风格。奇特的步式、蛮荒的戎装、猿啼一般的怪叫,都生发出一种诡奇而幽丽的神韵;而那与这“奇装异服”相映的红紫色的葛花,又很能增加全诗的凄清而艳丽的氛围。在这里,诗人是把战士诗化了。把战事也诗化了。战争并不残酷,它显得很美好,很有趣。这一点不仅说明诗人的同情是在黄家洞人民方面,也说明诗人的美学观总是和善、和同情心联系在一起的。再就是篇末点题法。全诗十句有九句是写黄家洞人的军威的,仅在篇末才点了官军一笔。而这一笔恰恰是全诗的关键处、诗意所在。全诗由这一句而神彩飞动,令人震惊。按理说,表现主题的部分一定要用重笔墨,不厌其繁,而这首诗却一反常情,不厌其略。这种手法,恰如相声的抖包袱皮,一层层剥去,显得很有趣,很有情致,而剥到最后竟是一个奇异的发现,这就要比句句写官军杀良报功的方法巧妙、神奇,而且会经济得多。大约这种方法十分类似军事上的声东击西,很能出奇而制胜的。

创作背景

  朱自清考定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六月后(参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李贺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平分月殿香,碎点金盘露。占断秋光独自芳,端称觞飞羽。
谢了却重开,若个花同侣。谁识灵心一点通,手捻空无语。

老坡骑鲸上天去,小坡落笔如风雨。能添老树着岩间,为石传神自翁语。

两坡俱死真可惜,君有一拳何处得。谁向九原呼此翁,为我五日画一石。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
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
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
非关畏黻冕,无责易身修。
濩落因寒甚,沉阴与病偕。药囊堆小案,书卷塞空斋。
胀腹看成鼓,羸形渐比柴。道情卷易适,温瘴气难排。
治t3扶轻仗,开门立静街。耳鸣疑暮角,眼暗助昏霾。
野竹连荒草,平陂接断崖。坐隅甘对鵩,当路恐遭豺。
蛇蛊迷弓影,雕翎落箭靫.晚篱喧斗雀,残菊半枯荄.
怅望悲回雁,依迟傍古槐。一生长苦节,三省讵行怪。
奔北翻成勇,司南却是呙。穹苍真漠漠,风雨漫喈喈。
彼美犹谿女,其谁占馆娃。诚知通有日,太极浩无涯。
布卦求无妄,祈天愿孔皆。藏衰谋计拙,地僻往还乖。
况羡莲花侣,方欣绮席谐。钿车迎妓乐,银翰屈朋侪。
白纻颦歌黛,同蹄坠舞钗。纤身霞出海,艳脸月临淮。
筹箸随宜放,投盘止罚啀。红娘留醉打,觥使及醒差。
顾我潜孤愤,何人想独怀。夜灯然檞叶,冻雪堕砖阶。
坏壁虚缸倚,深炉小火埋。鼠骄衔笔砚,被冷束筋骸。
毕竟图斟酌,先须遣疠痎.枪旗如在手,那复敢崴pN.

秋月尚不减,客堂清宴阑。把杯看玉兔,驻马簇金鞍。

渐觉岁时暮,况惊关塞寒。霜笳中夜发,叶落满长安。

十日踰千里,三宵滞一隈。旅情忙复缓,归棹去还来。

横飓摧高木,飞涛激迅雷。坐看村市没,行路不须哀。

照人芳树迟迟日,吹面垂杨拂拂风。
客思一筇携不尽,鸟声多在落花中。

高牙将门子,何事老蓬蒿。坦荡从吾好,浮沉任所遭。

行穷五名岳,家住一渔舠。尚觉雄心在,逢人脱宝刀。

乐陵台下看红药。底处曾相谑。苔衣掩尽石栏花。辜负东园杏子数枝斜。

紫龙髯拂珊瑚柄。秃袖红相映。郎身岂有赭头蝇。暂作吴宫点墨白螺屏。

五月麦苗黄,南风藕花白。水驿北归船,饯送勾吴客。

顾侯昔隐勾吴墟,闭户颇窥千卷书。前年忽忆罗浮胜,捧檄忻乘使者车。

到官十日理山屩,四百峰头采灵药。未论勾漏有稚川,且喜永嘉得康乐。

春来种秫无公田,禄米只充酤酒钱。闲寻我辈屏驺从,往往寄饷云霞篇。

侯年方及四十四,思玄已著还山赋。台省诸公不可留,林泉发兴翩然去。

东门出祖苦匆匆,酒绿蕉黄荔子红。帆席挂时沾暑雨,蒪鲈归日及秋风。

秋风先到潞河渚,宁亲上寿尚书府。挂冠即向神武门,扬舲共指春申甫。

第二泉头日快哉,彗山犹有读书台。笔逢棐几题诗去,棋掩幽窗赌墅回。

小山桂树长吟讽,孤鸿渺渺挥弦送。访古朝登季子祠,寻幽夕宿张公洞。

君不见张长公,君不见邴曼容。宦情何有六百石,禄食岂必三千钟。

从此著书年月久,玉检瑶编藏小酉。他时我亦卧罗浮,书成寄我山中否。

厥草有佳种,灵味固无匹。丰内谢华干,卑丛类谦抑。

阳和散林彩,修修吐英特。濯影金屑泉,敷芬玉岩侧。

完馨重伊始,漙露浥其色。采掇屈柔腕,制之成我德。

三缄附贡品,遂入君子食。入鼎沸银浪,随风可倾国。

涤烦古有经,通仙讵堪惑。

陈家豆酒名天下,朱家之酒亦其亚。史甥亲挈八升来,如椽大卷令吾画。

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惊花蛰草开愁晚,何用三郎羯鼓催。

羯鼓催,笔兔瘦。蟹螯百双,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

吟伊吾,迸厥口,为侬更作狮子吼。

今古驱驰翰墨场,何人下笔到颜杨。
君侯知我有书癖,乞与西台字几行。

脸波横,眉黛锁,欲近又抛亸。澡罢兰香,斜日渐西过。

分明屏曲搪风,簟纹织水,怨好梦、晚蝉催破。

玉钗堕。起来重整鸦云,芳意忒疏惰。不点银釭,默倚画阑坐。

试看荷叶凉边,豆花多处,笑同数、几星萤火。

红尽桃初实,青浓柳欲花。
春归人迹少,山远市声哗。
空有前朝树,难寻处士家。
登临多感慨,况复客天涯。

长门无事即山阿,如驶流光静里过。啼鸟暗窥禅客定,飞花轻点白云窝。

空斋影落天机寂,孤馆灯寒夜漏多。此际幽情谁共语,可无呼酒一高歌。

特为梅花来渭水。有人折得横梢至。粉毖香悭折意未。多应是。江南信息争先寄。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驱使风光佳句里。□满纸。却将旧日诗词比。

家学源流今吏师,宽严殊剂亦殊施。豪宗咸服薤一本,野老齐歌麦两岐。

最课休声无地着,芳名姱节有天知。请将郡志从头数,高直蓬山更有谁。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