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会稽歌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庾肩吾在梁朝时,曾经作《宫体谣引》,用来奉命与皇子唱和。到了梁朝国势衰败,庾肩吾先是在会稽避难,后来才回子。我认为他一定会留下文章,现在却没有发现,因此作《还自会稽歌》来补写他的悲情。
块块霉斑把皇宫的墙壁弄得暗黄,成群的萤虫飞绕在梁国宫殿周旁。
他曾经是皇宫随侍奉命作诗的宠臣,如今却在秋寒被窝里把太子车辇梦想。
这位归来者的鬓发,点缀有吴地的寒霜,他的身躯将与秋塘蒲草一样衰老枯黄。
含情脉脉地辞别那京都皇宫,流亡的臣子厮守在贫困低贱的子乡。
注释
会(kuài)稽:在今浙江绍兴。
庾肩吾:字子慎,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世居江陵(今属湖北)。善诗,辞采甚美。萧纲当太子时,任东宫通事舍人。纲即位,任度支尚书。侯景叛乱,庾肩吾逃往会稽,后又转道回子,事见《梁书》、《南史》之《庾肩吾传》。
宫体谣引:诗篇名,今不传。宫体,梁萧纲喜作艳诗,以宫中女子为题材,大子仿效之,渐成风气,时称“宫体”。
应和皇子:奉命与皇子唱和诗歌。皇子,指萧纲,他未被立太子之前,封为晋安王。
国势沦败:这里指侯景叛乱,梁朝都城陷落等事件。国势,宋刊本、蒙古本、元本、《全唐诗》作“国世”。
椒壁: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常用椒和泥涂在壁上,温和芳香。
湿萤:萤生于潮湿的地方,故名。
台城:即朝廷所在地禁城。梁朝台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应教:臣子与诸位王子唱和诗作,称为“应教”。
铜辇:太子所乘坐的车。
塘蒲:一作“蒲塘”。
金鱼:宫门上鱼形锁钥。此处代指皇宫。
羁臣:放逐到外地的官员。迍(zhūn)贱:政治上遇到困厄危难,处于贱辱的地位。迍,通“屯”。

赏析

  诗前小序,交代诗人为庾肩吾补作《宫体谣引》的缘由,说明诗篇抒写庾肩吾“潜难会稽”后的悲伤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宫廷荒凉的情景,壁上的椒粉已经发黄,成为野粉,宫殿里飞满湿萤,已经荒废,一派凄凉景象,正是“国势沦败”的艺术写照。三四句梦忆东宫生活,我本是台城里和皇子唱和诗歌的人,现在秋夜里还常梦见太子的车辇。诗的后半首,叙述肩吾愁苦衰老的近况,表达出甘守屯贱的意愿。“吴霜”,应会稽地望,“塘蒲”,点身已衰老,回想起离开宫门时,依恋不舍,怀念君德,甘愿遭受危难贫贱,“心如砥柱”,绝不变心。全诗不言悲而悲意充溢字里行间。

  诗人探寻梁代庾肩吾的前事,应是叹恨那些曾任东宫官而后遭贬斥的人。诗人生活的时代,曾震惊朝野而备受大子关注的事件,便是永贞革新,革新运动参与者之中,确有人曾任太子李诵的东宫官。诗人叹恨他们事业受挫败,命运困厄,不胜感伤,便运用“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的诗句,抒发悲叹他们不幸遭际的情思。诗人不能无言,又不敢明言,便寓今托古,比物征事,从而形成长吉诗诡异独特的风貌。

  杜牧为李贺诗集作叙,以此诗与《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例,赞叹道:“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这篇叙是诠解《还自会稽歌》的指导思想。李贺能从二百多年前的庚肩吾“潜难会稽”这件在别人看来极平凡的小事中,塑造了一个流落失意、但又不失刚劲之气的“羁臣”形象,并借以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多变的感伤和困顿潦倒中的悲愤之情,构思新颖,立意奇特。杜牧把李贺的这类诗作誉之为“古今未尝经道者”,评价是很高的。杜牧在叙中还说:“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但结合庾肩吾的遭遇和李贺的身世,还是能看出些端倪的。

  这首诗写得含蓄深沉。庾肩吾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子,但不能说这首摹想庾氏情事的作品就是继承了宫体诗的传统,也不能据此诗而说李贺对宫体诗作者的怀念向往。李贺不过是借和晚年的庾肩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处境,来抒发自己的忧愤罢了。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存有争议。钱仲联认为此诗创作时间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时李贺十六岁。而朱自清在《李贺年谱》中把这首诗大体定为元和八年(813年)秋(李贺时为二十四岁)李贺以病辞奉礼郎,回到故乡昌谷时所作。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
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
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
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
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
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
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
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越山莽苍吴山高,海门屹立通江涛。江头久客归未得,来趁吴儿看晚潮。

潮头初来一线白,雪浪翻空忽千尺。地中鸣角何处来,水上六花人不识。

惊涛倒射须臾空,千艘已落空濛中。锦帆半臂浪花里,越商巴贾争长雄。

江湖险绝长如此,风静潮平亦何事。人间万法有乘除,却遣风波在平地。

春到花梢一点红,吹嘘应谢晓来风。
南国缭绕城边路,无限诗情杖履中。

下得腰舆倚瘦藜,闲将病骨照清陂。三王故苑风流处,二月游人烂漫时。

此日鬓边应笑我,过来胸次却关谁。一年两度西城去,独自宫园赋小诗。

折得梅花愧满颜,文书堆案正如山。输君一觉翛然梦,长在清泉白石间。

登高欲穷趣,眺望反伤神。方悟冶游子,无地不宜人。

长途只是水连天,好景惟应月带烟。
独有流莺与飞絮,见来浑似绿窗前。

三十年前梦竹楼。楚云湘水忆黄州。天涯今日送君游。

漫道贾生年最少,不应王粲独悲秋。江湖难解范公忧。

骠骑将军,异姓诸侯,功名壮哉。乍南楼傅箭,大航风鹤,中流摇橹,湓浦蒿莱。

片语回嗔,千金逃赏,遮客长刀玩弄来。堪怜处,有恩门一涕,青史难埋。

偶然座上嘲诙。博黄绢新词七步才,似筹兵北府,碧油晨启,把棋东阁,屐齿宵陪。

春水方生,吾当速去,老子邀游颇见哀。相携手,尽山川六代,箫鼓千杯。

群飞鸥鹭逐筜祇,予亦扬帆赴杳冥。
洒鬓湖风寒气白,打船春雨浪花青。
水边万树来江县,云里双峰出洞庭。
七十二桥灯火乱,野烟沽酒宿渔汀。

玉泉似与甘泉通,风味两泉何以同。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

秋光萧瑟满林霜,篱菊英英桂子黄。最是西堂风月好,不妨游衍乐清狂。

别绪逗将吟绪,愁心翻作闲心。美人香草意偏深。

说与旁人不省。

一自雁行云散,几番月色花阴。何时一鼓海风琴。

共对西窗烛影。

溪流怪石碍通津,一一操舟若有神。
自是世间无妙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

销魂。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小姑吟罢英雄老,再起南征。转恨余生,凄诉琴声杂鼓声。

微之也悔从前误,误了莺莺。莫误卿卿。可惜风流顾曲名。

河梁此为别,风雪入年残。况问彭郎渡,还归严子滩。

青山空向老,江水至今寒。寄语桐庐宰,穷交自古难。

问东君、断红乱碧,恁处是、春归路。白堤外、垂杨摇曳,似倩艳阳留住。

翠冷燕帘,香消蛾岫,依旧成虚度。指西泠桥畔,渔郎归后,夕阳影里,暗催芳杜。

断肠客、青楼梦古,寂寞自伤羁旅。月伴吟魂,花眠醉魄,往事难重举。

想苏台载酒,樽前应满飞絮。芳草天涯,又添离恨,欲共东风语。

黯消魂、烟雨空洲,更闻杜宇。

大历开真主,群雄控六飞。
山河千载业,天地一戎衣。
复古边疆定,销兵圣母归。
依然兴礼乐,文武遍郊畿。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