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 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泬寥兮江门,公之逝兮鹿豕群奔。公今何居兮泉扃郁幽,谁与公兮遨游。
威凤翔羽仪,潜虬戢寥泬。长公冠代英,圭璋蚤特达。
显轨发皇京,丰泽沛海澨。章绶璋定辽,先几洞明哲。
远迹寄崇情,深栖亮奇节。舆悬蒲坂高,岂慕于陵洁。
战胜稍自肥,委运故安辙。为园历山田,太华南巀嶭。
西瞻洪河流,东倚中条碣。临漪濯鲜飙,憩榭延皎月。
寒荣偃曝卧,丘樊众芳列。多暇狎禽鱼,散怀释剞劂。
仁可瓢箪求,机息桔槔拙。泛醴且命觞,沐兰或晞发。
谷神介耆颐,空有谢夭伐。卓彼贞遁人,杳与箕颖绝。
旧城城旧人民新,新城城新无旧人。旧城城外兵一解,新城城中齐覆瓦。
万瓦鳞鳞次第成,将军令严鸡犬宁。将军爱民如爱子,百贾皆集新城市。
浙米淮盐两相直,楚人之弓楚人得。何时四海无荆棘,北贾贩南南贩北。
我登古薛城,四望长太息。此地孟尝君,鸣钟会食客。
西撼虎狼秦,陵原群失色。再相绾齐组,万家张封邑。
长铗鼓幸舍,狗盗揖左席。一朝归山丘,车骑散敌国。
春秋祀忽诸,百战荒荆棘。歌台嗥狐狸,野人烧冢域。
谁抱雍门琴,弹之万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