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此诗题下注:一作“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这首《公无渡河》歌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在讲求中庸的中国文化里,如此明确的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像的,格外使人颤栗。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却依然蹈死而不顾。这种执著,缘自于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定要做无望之极的抗争。渡河,正是一个凝固了抗争的极致和死亡的瞬间的意象。不是每个人都会试图去探求和解读它,但是几乎每个读者都能直截感受到它的冲撞。唐代诗人中,李白、王建、李贺、温庭筠和王睿,都有以此题歌咏本事的作品。
温庭筠此诗前四句描述水势之浩大汹涌,中四句写弹箜篌者以哀声劝阻之语,后四句以浪漫色彩的写法推陈出新,在神力辅助之下渡河人终于如愿以偿。最可玩味者在后四句,个体力量到底渺小,弱势力量在强势力量面前应该相机而动,方可实现自身价值。
此诗在表达手法上可玩味的地方也多。温庭筠所用的手法和李白《公无渡河》诗是一样的,也就是由远景摄入,拉近到渡河一刻,然后及渡河之后事。温庭筠的描写不可谓不好,但是并不是高度个性化的。“请公勿渡”已经大大折损了语势,最后“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把惨痛死亡,消解为高蹈成仙,似乎想另开一层境界和遐想,却几乎把悲剧色彩全数抹煞。
逆羝未必折箠笞,垂老台城见逼时。白马青丝成妖谶,金瓯一缺竟何施。
醉乡天地谁开辟,光景冲融古到今。明月清风一长啸,杯中时见昔人心。
兹州宅荒隅,夜郎郡拓旧。环城森峰峦,百顽罕一秀。
平生丘壑癖,症结不可炙。探秋陪杖屦,徐行长者后。
俯涧踏危埼,梯山仰丛岫。凌虚蹑洞天,呀然豁灵窦。
失笑足音跫,譬彼幽人遘。螺悬一壳圆,蟾偃半月彀。
烟藤萦垂屏,云花烂列绣。缩瑟来深窥,跌荡恣俯就。
欹仄纡盘蛇,趫捷竞飞狖。践{景音}声彭觥,抠衣勇唧?。
?閜中开张,邃若敞堂廇。无乃栖直鸾,时见扑仙鼬。
辟钥游琅嬛,访砂到句漏。一呼狮吼林,四应牛鸣窌。
滃岩岚气蒸,穿罅日光透。凝乳纷高低,怪石错左右。
锐折笋尖枯,突磨笔颖瘦。如渴骥将奔,似燧象欲斗。
壮严梵王髻,肿丑齐女瘤。卧虹忽横飞,一彴跨清溜。
喷薄流琤潺,鞺鞳叶金奏。续竿深莫测,投块底谁究。
怕惊蛰蛟眠,绿净未敢漱。乃知洞旷中,别有人间宙。
嵌壁三残壁,飞动类篆籀。凤泊字消沈,螭拿趺皴皴。
画肚昧波磔,?牙脱句读。先生坐洞门,遥以手指授。
刮藓命摩钞,古芬袭衫袖。曛钲挂岭低,暝练薄林凑。
出洞循归涂,行行步仍留。回望郁苍苍,疏钟递灵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