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注释
卢处士:卢岵(hù)。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山居:山中的住所。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⑶遥识:一作“遥指”。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露沙:露出沙石。
径:小路。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
满山:一作“满庭”。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鉴赏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

  首联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赏析二

  首联两句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诗从“西溪问樵客”开篇,颇类似贾岛的“松下问童子”,用问答的方式开篇,是为了追求生动活泼的效果。这种问答形式使诗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读来轻松自然;若改用直接议论抒情,会有些板滞沉闷。诗人是古代的追隐一族,访寻隐居深山的卢岵,特别渴望见到这位深山高士,暗示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古树”、“急泉”、“千峰”、“暗雨”、“小径”等意象,描写了卢岵山居的景色。近看古木参天,岩石嶙峋,急湍甚箭,白沙历历;远眺千峰林立,云暗雨密,小径蜿蜒,斜入云烟。一幅高峻幽深甚至有些晦暗的画面,写出了处士卢岵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两联不单单是写景,还暗示了诗人一路寻找卢岵的踪迹,从入山问樵客,目标明确,然后一路穿林涉泉,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夕阳西下,鸟亦倦飞而知还,诗人却还未寻到卢岵的居处,颇有疲倦欲返的无奈、焦虑。这两联也不单单是暗示了诗人寻找的踪迹,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一种追求的境界。众山寻他千百度,苦苦求索而不得,焦虑万分,为的是反衬结尾蓦然回首,发现满眼都是明艳的荞麦花,表达了一种开悟的心理经验,这种精神历程有颇为广泛的意义。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如果从单纯的写景角度讲,诗人如果一味写幽静则意境容易晦暗、阴冷,所以,结句“满山荞麦花”,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了几分明媚。古人也惯用“以景结情”的方法来收尾,但此诗结句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诗人为拜见处士而苦苦寻了一天,结果连处士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按理说应当心情沮丧,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然而诗人却没有沮丧,心情反而若满山荞麦花似的一片明朗,象征悟到人生真谛后,心地明朗,若荞麦花一般生机勃勃。

  这样的精神历程颇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确定不移的人生目标,如果没有九死不悔的苦苦寻找,诗人就不会有“满山荞麦花”的当下顿悟。诗人认识自我与认识处士是同时完成的,在坚持要认识山居处士的迷失中,历经种种周折,承受种种磨练之后,豁然开悟,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境界升华。隐士就是隐士,恬然自安,访客难见也是正常。何况,人生也无所谓扫兴不扫兴,只要随遇而安,到处都有好景色,到处都有好心情。在寻找处士的过程中,诗人发现了内心,也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表现了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创作背景

  在某一年春天,温庭筠乘兴访求卢岵处士,等到日暮还没有见到卢处士,因而在卢处士居所题写此诗。其具体作年不详。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牢落郊原正早收,书来起我顿风流。弦歌韵里识琴贱,鸿鹄飞时逢奕秋。

极目烟云来指顾,何时谈笑共沈浮。文章落笔惊人眼,新有声名旧姓侯。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长安城边边地永,万里沙场地无井。秦人掘土土作城,城下窟深胡水冷。

汉家将军号都护,西征上陇寒日暮。野驼跑水无处寻,饮马长城窟边去。

长城窟,古来战死多白骨。征人半作马下尘,犹向阴山斗驰突。

去时胡天霜雁鸣,归见玉关春草生。将军功高封列城,斗死伍符无姓名。

平生不行怪,流俗自难同。
原明无仕志,公休有父风。
肯堂劳未艾,反席寿俄终。
谁料生刍奠,今年又乃翁。

记得韩康卖药街,袁公门巷掩荆柴。瓦镫照字教儿读,败絮围身卧母怀。

船泊檐牙糠作饭,鱼生床角灶沈蛙。六年往事堪回忆,只有残碑宿草埋。

太华复何如,名山控西极。
忽从天地分,屹立三万尺。
天维西北倾,扶持藉为壁。
风雷出毫末,日月转两腋。
秦川散余秀,长空借残碧。
支离别周甸,指掌观禹绩。
因知方岳重,奚睹介丘忆。
苍旻仰犹高,厚载真有力。

一丝疏梦湿红楼,阁住几多愁。者般凉夜,者般风雨,乍过今秋。

更更惯抒孤衾絮,欲睡又还休。啼螀远起,疏灯半减,事上心头。

淮水遥通江上潮,金陵王气此中消。祖龙一凿关何事,直遣繁华送六朝。

乱洒寒檐已足誇,飞来灯夕更光华。天孙不记三阳候,青帝初裁五出花。

消剩江波浮钓艇,润馀田麦慰农家。呼童莫待金乌上,扫向梅窗夜煮茶。

东邻淘眢井,拾得古时钗。并头馀一扇,长股折两叉。

早辞腻粉污,甘就泥沙埋。至宝识夜气,寒光出瑶阶。

鍊多色不改,世远制乃乖。沈唫伤老大,嗤笑来姝娃。

淫巧夺众目,谅非时所谐。藏之第勿言,毋以伤我怀。

避世寻幽境,逃名爱息机。帘开山作障,堤束水流矶。

垂柳当檐荫,盘槐绕户围。香清兰欲茁,茶熟笋初肥。

钓可供鲂鲤,蔬方采蕨薇。处安随艮背,居静戒咸腓。

皋庑差堪托,卢堂得所依。吾生怅漂泊,乐此玩馀晖。

回首望归途,山川邈离异。落日悬秋浦,归鸟飞相次。

感物伤我情,惆怅怀亲懿。

年华冠带玉辉辉,本悟秦风出赘扉。
为要权宜就家室,不妨暂时别庭帏。
化推正始余麟厚,占协和鸣待凤飞。
老我相亲垂十载,指期观子共于归。

三周寒暑汎重溟,遇著萧家有发僧。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

无秽水常净,忘机鸟自驯。重来圆宿梦,因省是前身。

尤物遗灵在,珍毛荐瑞频。何当还抱子,池上啄游鳞。

晓觉茅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阴雨连宵晨,萧萧洒庭屋。当轩坐晦暝,穿户多苍竹。

幽居本绝尘,洗濯益无俗。闭门不见人,横琴只我独。

临风发遐想,清绝愁中曲。吴歌日怕闻,越梦断难续。

晚来雨忽霁,晴霭横崖谷。落霞暮欲销,微阳暗墙角。

鸣鸟归亦尽,庭户犹无烛。苍茫一望中,万绪千愁触。

天地本无穷,人愿如鸿鹄。

小溪流水自悠悠,策杖南林入早秋。随地人生俱可乐,浮云富贵复何求。

晴山迢递去茫茫,秋草平沙古战场。一日拓疆穷海上,百年归马在山阳。

沟渠但使分清溜,丰乐端应见此乡。闻道昔年烟火集,河间五十有三庄。

临行特地扬家丑,带累傍人满面惭。
霹雳一声云雨散,至今父子未相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